自学考试《劳动就业概论》章节知识:劳动概述
A、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1、识记:
①劳动的含义。P4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
一种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②劳动的特征。P5
⑴劳动的人类专属性。 ⑵劳动的自觉意识和能动性。 ⑶劳动的创造性。
③劳动的分类。P6
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⑵技术性劳动和非技术性劳动
⑶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⑷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2、领会:
①劳动含义的四个方面的分析。P4
劳动的含义: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
其次,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活动。
第三,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活动。
第四,人的劳动具有双重效果。
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P7
不论什么社会,也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劳动,只要是劳动,总要支出人类的脑力和体力。但就这方面而看,似乎抽象劳动是各永恒范畴,适用于一切时代。
但是,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绝不单纯是个生理概念,而是个经济范畴,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通过物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只有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当人们的经济联系通过劳动产品的相互交换来实现的时候,耗费在这些劳动产品上的人类的脑力和体力,才能当作形成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被社会“抽象”出来。
它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
③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区分。P7-8
人们在运用技术标准时,还习惯上将技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
人们通常将物质技术手段,即劳动资料,称为硬技术;而将与物质技术手段相适应的操作、控制和运用的方法、技巧和技术管理组合形式称为“软技术”。
从硬技术来看,物质技术手段大体可以分为手工工具、机器(包括劳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自动机等,于此对应的劳动为手工劳动、机械化劳动和自动化劳动。
从软技术来看,手工劳动只是一种朴素意义上的技术,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只有近现代的复杂的劳动才能称得上软技术。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硬技术”和“软技术”是不能绝对分开的,其发展越来越相互依靠。因此硬技术和软技术的标准也是相对的。
④其它分类标准。P9
依据其他分类标准,还可以将劳动分为:
⑴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⑵生产性劳动和劳务性劳动;
⑶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
⑷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等。
B、劳动方式与劳动行为
1、识记:
①劳动方式的含义。P9
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的方式,也是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劳动者)和客体(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
②主要的劳动行为。P11
⑴劳动分工 ⑵劳动协作 ⑶劳动竞争
③影响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P14
⑴社会传统文化因素
⑵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⑶社会政治环境因素
⑷社会大众心理氛围
⑸社会人际关系
2、领会:
①不同劳动方式产生不同劳动结果的原因。P9
⑴首先,劳动方式取决于劳动的目的、对象。
⑵其次,劳动方式与劳动资料(工具)的属性相关。
⑶再次,劳动方式是劳动过程中所有当事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②劳动分工的三种分工形式。P12
劳动分工一般具有三种分工形式:
⑴一是按工艺专业化原则进行分工。
即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工艺阶段或工种岗位,集中同类型的机器设备和同工种的劳动者来完成同一工艺阶段或同一岗位的生产任务。
⑵二是按对象专业化原则进行分工。
即把同一劳动对象的加工全过程划分为若干先后相继的工序,安排不同类型的机器设备和不同工种的劳动者分别完成不同工序上的生产任务。(例:生产流水线)
⑶三是根据劳动者技术水平高低原则进行分工。
即在同一工种内部,根据工种岗位和技术的复杂程度划分等级,分配给具有相应等级水平的劳动者去承担。
③劳动协作的不同类型。P13
⑴根据劳动者的主观愿望,可分为自愿协作和非自愿协作。
⑵根据劳动协作所发生的空间,可以分为直接协作和间接协作。
⑶根据协作行为的组织形式,可分为有组织协作和非组织协作。
④劳动竞争的不同种类。P14
根据不同标准,劳动竞争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⑴根据被竞争的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精神竞争和物质竞争;
⑵根据竞争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劳动者之间的竞争与劳动群体之间的竞争;
⑶根据竞争的社会制度背景不同,可以分为资本主义竞争和社会主义竞争。
⑤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区分。P14
影响劳动者行为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劳动者自身的因素,如生理、心理、年龄等;
客观因素是指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