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对外经济管理概论》章节讲义: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
1、 金融就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国际金融是指不同主权国家的居民和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资金周转和运动;国际金融的产生过程:商品→货币→金融活动→国际金融活动;
2、 奥雷斯姆提出改铸货币使货币成色恶化是比放高利贷还恶劣的行为;阿奎那认为放贷取息是不公正的,莫利诺斯认为放贷取息是公平交易,不是欺诈行为;大卫·休谟提出了价格—现金流动机制,揭示了价格、汇率、国际收支的联动机制;金块论战的一方是以李嘉图为代表的金块主义者,另外一方则是以博赞克为代表的反金块主义者;马歇尔最早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理论;卡塞尔提出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指数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变化的百分比应该等于两国通货膨胀之差;凯恩斯认为如果国内价格水平与汇率发生矛盾,应该先保证国内价格水平的稳定,他认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充分就业和保持价格水平稳定,他认为如果外贸差额不能通过黄金流动来弥补,就必须使用汇率手段来调节,而利率手段在维持对外均衡上只是一个次要工具;凯恩斯的代表作是《通论》;
3、 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指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交易;广义的国际收支不仅包括有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交易,还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交易;IMF的定义: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包括三层含义: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2)交易的主体是居民与非居民;3)内容可分为交换和转移两大类;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交易为基础;
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法则:货物和服务的出口、收益收入、接受的货物和资金无偿援助、金融负债的增加、金融资产的减少记入贷方项目;货物和服务的进口、收益支出、对外提供的货物和资金的无偿援助、金融资产的增加和金融负债的减少记入借方;
5、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包括两大账户:1)经常账户;2)资本和金融账户;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四个子账户,是以借贷方的总额来记录;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子账户,是以借贷之间的净差额来记录;其中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交易;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
6、 商品的出口构成贸易收入,记入贷方;商品的进口构成贸易支出,记入借方;商品的进口和出口以各国海关统计为准,按FOB价格计算;贷方记录服务的输出,借方记录服务的输入;收入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经常转移记录的是商品劳务或者金融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单方面转移,这是一种无对等的交易;在资本账户中资产或债权净增加,负债净减少记入借方,负债净增加或者资产、债权净减少记入贷方;在金融账户中居民对非居民的投资净增加和信贷增加记入借方,
7、 通常所说的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实际上指金融账户中的各个项目;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表,人为地设置了净误差和遗漏这个账户,如果以上所有项目加总后得出的是净借方(贷方)余额,净误差和遗漏就将这一差额列入贷方(借方);
8、 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1)经常账户;2)资本和金融账户;3)储备资产;4)净误差和遗漏;
9、 判断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看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10、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1)周期性不平衡;2)结构性不平衡;3)货币性不平衡;4)收入性不平衡;5)偶发性不平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将导致本币贬值,国内通货紧缩,产量和就业下降,国际储备枯竭;当国际收支顺差时,导致本币升值,国内通货膨胀;
11、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包括:1)外汇缓冲政策;2)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4)汇率政策;5)直接管制;其中货币政策包括贴现政策和存款准备金比率政策;
12、动态的外汇等同于国际结算;按照我国的《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外汇是指外国货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它包括:1)外国货币;2)外币支付凭证;3)外币有价证券;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
13、汇率又叫汇价,就是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汇率的标价方法有两种:1)直接标价法;2)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用本币表示外币比如:1美元=6.53人民币,其汇率升降与外币币值成正比,与本币币值成反比;间接标价法是用外币表示本币;汇率升降与本币币值成正比,与外币成反比;除了美元、英镑、欧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等少数货币用间接标价法,大多数国家直接标价法;美元为基本货币,本币为报价货币;
14、国际金本位制经历了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在金币本位情况下,铸币平价(两种货币含金量之比)是汇率决定的物质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在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情况下,汇率由两国货币银行券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即黄金平价决定;在纸币制度下,两国汇率由两国纸币的金平价决定;
15、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1)通货膨胀因素;2)国际收支状况(最直接的因素);3)利息率因素;4)宏观经济政策;5)中央银行干预;6)市场心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