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X型题
1.运动针刺法选穴原则一般是( ABCD )
A.病在上取之下 B.病在下取之上 C.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
D.病在中,取之外 E.病在左取之左,病在右取之右
2.病位深浅刺法包括( ABC )
A.分刺、合谷刺及浮刺B.毛刺、直针刺和半刺法C.恢刺和关刺 D.围刺法 E.扬刺法
3.局部多针刺法包括( BCE )
A.半刺 B.围刺 C.齐刺 D.分刺 E.扬刺
4.根据有关古籍记载,孕妇禁针的穴位有( ABCDE )
A.合谷 B.昆仑 C.三阴交 D.石门 E.肩井
5.晕针的处理方法是( ABCE )
A.立即起针,给患者饮以温开水或糖水 B.重者可针刺人中、合谷、足三里等穴
C.可灸百会、足三里 D.给患者安置头高脚低仰卧体位
E.仍不省人事,脉弱者,可采取急救措施
二、判断题
1.透穴刺法临床主要适用于面瘫、三叉神经痛、中风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顽固性头痛、胃下垂、痹症、痿证等。( √ )
2.督脉腧穴微斜向下刺0.5~1寸。( × )
3.耳部穴位闭口直刺0.5~1寸或从后外向前内下方刺0.5~1寸。( × )
三、名词解释
1.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象。
2.齐刺法:齐刺法即在病变局中心直刺一针,左右(或上下)各斜刺一针的针刺方法。临床以压痛点(反应点)为主取治。用3支等长毫针,先在其中心直刺一针,捻转得气后,再在其上下或左右1~1.5寸处各斜刺一针。再分别捻针,使针感向深层与四周扩散。
3.扬刺法 :扬刺法是在病变局部(如疼痛处)中心直刺一针,再在其上下左右各刺一针的针刺方法。取用1~1.5寸毫针5支。先于病变局部(如疼痛显著处)中心直刺一针,得气后留针,再在主针上下左右即病变部位旁,分别向病变中心斜刺或沿皮刺一针。然后,各针依次实施手法。
四、填空题
1.透穴刺法依据针刺角度的不同,可分为直透法、斜透法、横透法三种。
2.在病变局部或腧穴上,先直刺一针,再在其旁边斜刺一针为傍针刺法;在病变局部中心直刺一针,左右(或上下)各斜刺一针的针刺方法,为齐刺法。
3.《灵枢·官针》所载的恢刺和关刺,为刺筋之法。短刺和输刺,为刺骨之法。
4.针刺风池穴,为安全考虑可向鼻尖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5.乳中穴不针不灸,仅作为定位标志。
6.手部井穴、十宣、四缝等可点刺放血。
7.针刺环跳穴应取侧卧屈股,伸下足,屈上足体位。
8.折针又称断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