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
1.物理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热力)和(光照)等物理作用,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变性凝固,已达到灭菌的目的
2.常用的化学消毒灭菌法有(浸泡法 熏蒸法 擦拭法 喷雾法)
3.煮沸消毒法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1%-2% )的溶液,沸点可达到105℃,除增强(杀菌)作用外,还有(去污除锈)作用。 4.灭菌后的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其有效期是(7)天。
5.紫外线灯消毒空气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毒物品时,有效距离为(25-60)厘米,照射时间不少于(20)分钟。 6.无菌持物钳浸泡在消毒液中,液面以浸没轴节(2-3cm)以上或镊子的(1/2)为宜。
7。搪瓷类物品应稳轻放,避免与(强酸 强碱)接触,勿用(粗糙 )物摩擦,以保持瓷面。
8.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 分泌物 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 鼠疫)等。
9.医院供应室房间安排布局要科学合理,内部要明确划分为(污染区 清洁区)和(无菌区),并采取强制性由污到净的通行路线。 10.半污染区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区的(走廊 化验室)等
三、名词解释
1.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繁殖题,但不包括细菌芽孢的过程
2 灭菌:是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的过程。
3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措施。
4 隔离:分为传染病隔离和保护性隔离。传染病隔离是指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病人、可疑传染病病人及病原携带着安置在特定区域,与一般人群暂时分离,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机会,同时,也便于污染物的集中消毒及处理;保护性隔离是指将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少数易感者置于基本无菌的环境中,使其免受感染。
四、简答题
1.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应注意哪些事项?
(1)器械或物品灭菌前必须洗净并晾干或擦干。 (2)灭菌包的体积不大于30cm×30cm×25cm。
(3)灭菌包放置合理,各包之间留有空隙,布类物品放于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上。
(4)盛装物品的容器应有孔,必要时将容器盖打开,以利于蒸汽进入。
(5)被灭菌物品待干燥后才能取出。 (6)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 (7)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2.简述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原则?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选用恰当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浓度。 (4)待消毒的物品必须洗净、擦干。
(5)消毒液中不能置放纱布、棉花等物,因这类物品可吸附消毒剂,降低消毒效力。
(6)消毒后的物品须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方可使用,以免消毒液刺激组织。
3.皮肤消毒为什么不用95%乙醇?
95%乙醇能使菌体蛋白迅速凝固,形成坚固的菌膜,影响乙醇渗透到菌体内,降低灭菌效果。
4.同一温度条件下,为什么湿热灭菌较干热灭菌效果好?
湿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透入菌体后,可使菌体胞膜膨胀、破裂,原浆流出,受热凝固变性。同时蒸汽具有潜热,能迅速提高灭菌物品的温度,从而加强了灭菌的效果;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的速度较慢,故必须提高温度和延长消毒时间,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在同一温度下,如:100℃,一般繁殖体在干热下需经1h才可被杀灭,而湿热煮沸消毒只要5~10min即可杀灭。所以,湿热灭菌较干热灭菌的时间短,效果好。
5.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环境清洁宽敞:环境要定期消毒,操作半小时需停止扫地、更换床单等工作,减少走动,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2)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3)物品管理有序:①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且有明显标志。②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③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④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⑤无菌物品一经取出,虽未使用,也不得放回无菌容器内。⑥物品疑有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4)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 5)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五、论述题
1.在无菌操作时,举例说明未经消毒的手不可触及的物品及区域有哪些?
(1)使用无菌持物钳时,未经消毒的手不可触及轴节以下部分。
(2)打开无菌容器时,手不可触及盖的内面及容器的边缘和内面。
(3)铺无菌盘时,手不可碰触无菌治疗巾上下两层的内面。 (4)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口。
(5)戴无菌手套时,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无菌手套的外面。
2. 对于住院传染病病人,护士应如何进行指导与援助?
(1)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执行隔离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2)病人进入病室或走出病室前,鞋底应在脚垫上搓擦,以防止交叉感染。
(3)病人之间不能交换物品、书报、食品等。病人的生活污水、垃圾、剩余食品须倒入指定的容器内。任何落地的物品都需经消毒后才能使用。(4)病人接触公共物品时,如水龙头、电源开关、门把等,应用避污纸,用后的避污纸投入指定容器内。
(5)指导探视者正确使用口罩、隔离衣、手套、避污纸,学会卫生洗手法,并督促自觉执行隔离预防措施,以保护探视者不受污染。
(6)出院时病人须经沐浴、更衣等卫生处置。然后从清洁通道出去。任何个人物品,包括钱币、票证等,须经消毒后,方可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