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伤寒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伤寒论》章节习题及答案:第5章_第6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4月21日]  【
 

二、非选择题

(一)名词解释题

1.但欲寐:精神萎靡,似睡非睡的状态。

2.小便色白:即小便清长。

3.温温:心中自觉蕴结不舒。

4.微续:指脉搏由小到大,逐渐浮起。

5.脉暴出:脉搏突然浮大。

6.数更衣:大便次数多。

7.口中和: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8.欲吐不吐:即泛泛恶心。

9.息高:即指呼吸表浅之意。

10.下厥上竭:下厥指阳衰于下,上竭指阴竭于上。

11.苦酒:即米醋。

12.戴阳证:指体内阴寒过盛,下元虚衰,真阳上浮导致的内真寒上假热的证候。本证的主要特点是在阳衰阴盛的基础上,出现面赤,咽痛等表现。

13.泄利下重:指泄泻或痢疾兼有后重。

14.蜷卧:形容肢体蜷曲的眠卧状态。

15.苦酒:即米醋。

16.白粉:即米粉。亦作小麦粉。

17.坼:音彻,裂开的意思。 

(二)填空题

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3.“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4.“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5.“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6.“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7.“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8.“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9.“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10.“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11.“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12.“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1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14.“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15.“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6.“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17.“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8.“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19.“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20.“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21.“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2.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23.少阴病,—吐利烦躁—一,四逆者死。

24.少阴病,    下利止而头眩       ,时时自冒者,死。

25.少阴病,四逆,     恶寒而身蜷                ,不烦而躁者,死。

26.少阴病,六七日,   息高     ,死。

27.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        者,四逆散主之。

28.吴茱萸汤在少阴病中主治    寒邪犯胃            浊阴上逆证       ,功效是   温降肝胃         泄浊通阳     

29.半夏散及汤的药物组成是    半夏  桂枝  甘草           ,功效是    通阳散寒         涤痰开结       

30.四逆散主治    阳气内郁           气机不畅之厥逆证        ,药物组成是   柴胡  枳实  芍药  炙甘草          ,功效是 宣通阳气  疏达郁滞   

31.猪肤汤由   猪肤  白蜜  白粉       组成,主治     少阴病阴虚咽痛证        

32.桔梗汤证与半夏散及汤证均有咽痛,前者咽痛为   少阴客热    所致,后者咽痛为   寒邪郁闭 痰湿阻滞   所致。

33.少阴中风,   脉阳微阴浮者       ,为欲愈。

34.少阴病,脉   ,至七八日,自下利,脉  暴微       手足反温            脉紧反去者     ,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