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增强子是指能使和它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明显增加的DNA序列。1981年,Benerji在研究兔含SV40DNA—β—血红蛋白嵌合基因表达时发现了第一个增强子序列。它位于SV40早期基因上游,含有二个正向重复序列,每个长72bp。目前在病毒、植物、动物及人类正常细胞中都发现有增强子存在。
2.沉默子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增强子作用相反的顺式作用元件,作用机制与增强子相似,但效应相反。
3.绝缘子是一类不同于增强子和沉默子的顺式作用元件,位于所界定序列的两端,阻止邻近的调控元件对其所界定的基因的启动子起增强或抑制作用。
4.一些基因的产物是细胞所有时间都需要的, 因此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所有细胞或组织中近乎是不变的,这类基因称作持家基因。如参与柠檬酸循环代谢途径的酶的基因就属于这一类。
5.很稳定的几乎不用调节的基因表达称为组成型表达或结构型表达。
6.某些基因产物的数量随着分子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基因属于被调节基因。这些基因的产物随着某些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过程称作诱导。例如为DNA修复酶编码的基因在DNA高度损伤时才被诱导。
7.基因产物因信号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这类基因称作可阻遏基因。造成基因表达减少的现象称为阻遏作用。例如,当色氨酸供给丰富的情况下,细菌中有关色氨酸合成酶的基因表达就会受到阻遏。
8.诱导物是一种信号分子,当它和调节蛋白结合时,造成某一基因表达的增加。
9.能与阻遏蛋白结合而阻断转录的效应物称为辅(共)阻遏物。
10.某一种调节蛋白的存在或参加能增加某基因表达的水平,这种调节称正调节。
11.某一种调节蛋白的存在或参与能减少或抑制某一基因的表达,这种调节称负调节。
12.能激活基因表达的蛋白。激活子蛋白通常结合于启动子附近或远处的增强子顺序元件以促进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结合和对基因的转录。
13.调节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能与DNA的特异位点结合, 阻止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结合。在原核生物细胞中, 阻遏蛋白结合的DNA顺序称为操纵基因。
14.被诱导才表达的基因称为可诱导基因。
15.基因产物因信号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这类基因称为可阻遏基因。
16.厚核生物糖代谢的一种综合调节机制。 即当环境或细胞中葡萄糖存在时,细胞优先利用葡萄糖而抑制其他糖类分解代谢酶基因的表达。这个系统通过3,5`-cAMP与一个称为分解代谢基因激活蛋白(CAP)起作用。
17.CAP是同亚基二聚体蛋白。 当没有葡萄糖存在时,它被cAMP激活而结合于乳糖启动子附近的特异位点,刺激转录的进行。故它是一个对葡萄糖浓度作出反应的正调控因子。
18.很多个操纵子都是使用CAP和cAMP协同调节的,这类由共同调节蛋白实现总调节的操纵子网络叫做调节网。
19.有些蛋白如AraC蛋白靠阻遏它本身基因的转录调节它自身的合成,这种现象称为自调节。
20.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一些相关基因被串联排列在染色体上一起转录。转录起始由单一个启动子位点调节。这种基因串列,启动子以及其他在基因表达调节中起作用的附属顺序组成的结构称为操纵子。操纵子一般含有2—6个基因,它们一起被转录,构成一个转录单位。有些操纵子含有多达20个以上的基因。
21.细胞对饥饿、高热环境等紧急情况而大规模地改变基因表达情况, 以应付环境改变的反应协同调节机制叫做“应急反应”。
22.是基因表达调节蛋白的结构“模序”(motif),组成与DNA的结合区;每个锌指由约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4个半胱氨酸或2个半胱氨酸加上2个组氨酸与1个Zn2+—形成配位 键结合,使这段肽链成指状,故称锌指。
23.这种基因的突变会造成身体的一种器官被另一种器官所替换。如昆虫的触须位置长出腿。这种基因被称为同质异形基因。它的一部分保守顺序被称作同质异形盒。
24.亮氨酸拉链这种模序是一种一侧集中着许多疏水性氨基酸的双α螺旋。其疏水性表面是两个蛋白之间形成二聚体的接触点(结合点)。其重要特点是两蛋白接触面的。螺旋常常排列着亮氨酸残基,且每7个氨基酸残基出现一次,这样就使亮氨酸残基在这种。螺旋的疏水表面形成一直线,一种早期的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模型想象两种蛋白的这种。螺旋之间的亮氨酸残基是交错对插的,因而称为“亮氨酸拉链”。
25.碱性螺旋-环-螺旋存在于一些参与多细胞生物发育期间控制基因表达的真核生物调节蛋白之中。这些蛋白都有一个50个氨基酸残基的保守区。它对该蛋白质与DNA结合及本身二聚化都很重要。这与DNA结合的螺旋-转角-螺旋结构模序不同,这个区域能形成由一个可变长度肽环连系的两个短的双α螺旋。这个螺旋-环-螺旋和另一个蛋白的这种模序相结合以形成二聚体。与DNA的结合则是由一串富含碱性氨基酸残基的肽链介导的。这个肽链直接与螺旋-环-螺旋相连。
26.转录衰减作用是转录能正常开始,但是转录过程可因细胞内氨基酸浓度太高而使转录终止的一种调节机制。它是通过操纵子前导顺序的二级结构受翻译过程的影响而变化来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节。
27.指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28.指那些缺乏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29.当核酸酶(如DNase 1)加入小心制备的染色质溶液时, 它们能把DNA切割成长度是200bp或其倍数的DNA片段。但是,在转录活性区域的DNA顺序对DNase有特别高的敏感性。这些位点称为高敏感位点。这些区域一般长100~200bp,对其他核酸酶或化学试剂同样高度敏感。许多高敏感区是调节蛋白的结合位点。
30.与转录相关的染色质结构改变称为染色质改造或染色质重构,在这个过程核小体的核心组蛋自被酶法修饰。
31.每个RNA聚合酶Ⅱ启动子都需要的蛋白质因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 与核心启动于相结合;在转录起始点附近与RNA聚合酶组成基本转录反应复合物。
32.在生理pH范围,LexA阻遏子的自我切割反应需要RecA蛋白的辅助。RecA蛋白的这种活性有时被称为辅蛋白酶活性。
33.生活在哺乳动物肠道的沙门氏杆菌是依靠表面的鞭毛运动的。组装鞭毛的鞭毛蛋白是哺乳动物免疫系统的主要进攻靶子。为了躲避免疫系统,沙门氏杆菌能够在约每隔1000代之后变换它们的鞭毛蛋白(Mr 53 000)这个过程被称为“变相”。
34.是真核基因表达的调节蛋白之一,它是在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TATA box上组装预起始复合物的第一个成分。
35.是真核基因表达的调节蛋白之一。反激活蛋白促进在启动子上的转录。有些结合DNA的反激活蛋白结合于增强子,因而在离启动子的TATA box顺序相当远处起作用。
36.大部分转录需要附加蛋白质复合物的参与。这些辅激活复合物是结合DNA反激活蛋白与RNA聚合酶Ⅱ之间的中介物。
二、填空题
1.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多细胞整体水平
2.反馈
3.级联
4.酶活性的调节、酶量的调节
5.激素、神经系统
6.ATP还原能(NADPH)
7.单体(构造单元)、乙酰CoA、三羧酸循环
8.乙酰CoA
9.乙酰CoA丙酮酸、葡萄糖—6—磷酸
10.细胞生活周期水平、染色体水平、复制子水平
11.时序调控、适应调控
12.操纵子
13.蛋白质剪接
14.腺苷酰化、脱腺苷酰化
15.疏水性、共翻译、翻译后
16.泛素(ubiqitin)
17.负调控、正调控
18.调节基因、结构基因、控制元件(包括启动子和操作子)
19.操作子
20.正调控、负调控
21.葡萄糖的存在对其他糖类利用的限制
22.抑制转录的互补RNA、干扰翻译的互补RNA
23.操纵子衰减子
24.某一种氨基酸的饥饿、某一种氨酰-tRNA合成酶的缺失
25.ppGpp、pppGpp、RNA聚合酶
26.基因重排
27.基因扩增
28.V区、D区、J区、C区
29.蛋白质、核酸、蛋白质、蛋白质
30.这一条X染色质高度浓缩、DNA高度甲基化
31.别乳糖、IPTG
32.某一基因的拷贝数的增加、滚环复制
33.不同的δ因子
34.富含脯氨酸、富含酸性氨基酸、富含谷氨酰胺
35.拓扑异构酶Ⅱ
36.磷酸化、甲基化、泛酰化。
37.GATC、GC
38.氢键、离子键 疏水键
39.聚合酶链式反应
40.利用从1990年到2005年之间共15年的时间,花费30亿美元,测定出人类46条染色体DNA的全序列
三、选择题
1. B 2.D 3.A 4.A 5.A 6.A 7.C 8.D 9.B 10.A
11.C 12.D 13.A 14.C 15.C 16.D 17.D 18.C 19.A 2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