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习题及答案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3月17日]  【

  五、简答题

  1.请简述在学校心理辅导的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是学校心理辅导中一项重要原则。学校心理辅导就其基本功能来看是适应性功能与发展性功能。但应看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虽然从整体上来看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发展与适应问题,但也有一些中小学生由于心理脆弱,不良社会生活事件及应激等而出现一些心理疾患与行为偏差。而一旦出现严重心理疾患与行为偏差就会对学生个体、家庭及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后果。及时预防学生心理疾患及行为偏差的产生,对于从总体上提高学校心理辅导的效能是有着重要而积极意义的。

  2. 心理测验的特点: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或手段。所谓心理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们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心理测验的特点:

  (1)心理测验的间接性:心理测验直接测量到的不是人的某种具体心理现象本身,而是人的心理行为。(2)心理测验的典型性:心理测验测量到的只是人的行为的典型样组。(3)心理测验的系统性: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套标准化的系统程序。(4)心理测验的科学性:心理测验相对其他测量手段来说具有科学性,它在测验项目的选择上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在编制方法上依据科学标准,在分数解释上有统一规范,而且要对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等良好测验指标进行检验和说明。

  3. 简述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 价值观辨析法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有:小组讨论法、两难问题法、脑力激荡法等(1) 小组讨论法:针对某一问题情境,问题应为开放性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分组方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使匹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小组内成员均可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最后形成小组意见。(2) 两难问题法:教师利用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激起内心价值的冲突,触动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心理水平。(3) 脑力激荡法:此方法允许学生对一个问题能自由地考虑可采用的方法。

  4. 请简要描述愤怒的表现和控制方法。 愤怒的表现:(1)一发火就骂人、砸东西,甚至打人。(2)情绪反应十分简单,缺乏幽默感,不会开玩笑,对于满意的事沉默不语,对于不满意的事常会通过吵架、发脾气等方式解决。(3)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心理防御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发泄。(4)对很小的事也沉不住气(5)脾气暴躁,一触即发,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当时不能自控,事后又特别后悔。(6)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尤其在情绪激动的时候。(7)路上的石子、玩具、文具等常是受害者。愤怒的控制方法:(1) 情境转移法(2)理智控制法(3)评价推迟法(4)目标升华法

  六、论述题

  1.)请论述心理评估的原则?心理评估的原则体现的是开展心理评估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心理评估应该遵循六个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心理评估的客观性原则是指在心理评估的过程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依据被评估者的客观心理事实和科学的方法,对其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评估,防止主观臆断,更不允许猜测虚构。(2)整体性原则心理评估的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评估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观点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整合研究,同时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分析。(3)动态性原则心理评估的动态性原则,是指辅导员要运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力求做动态的考察,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轨迹和外部影响的脉络,防止僵化的评估模式对评估工作的干扰。(4)综合性原则心理评估的综合性原则是指在心理评估中除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外,还要根据需要结合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以取得最佳的评估结果。(5)指导性原则心理评估的指导性原则是指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做出评价后,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心理问题的结局和心理的健康发展。(6)保密性原则心理评估的保密性原则是辅导员最基本的道德水准和从事评估的最基本要求,是鼓励来访者真实提供材料的基础,也是对来访者的人格与隐私权的最大尊重。

  2、一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我是差生,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料。”“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高不大,可能是我天生比别人差,我现在总觉得别人瞧不起我。”请分析这些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常用的辅导方法。

  存在的心理问题:(1)“我是差生,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料”,“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高不大,可能是我天生比别人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引申(过度泛化)的不良认知。过度引申是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做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琐细事件出发引申做出结论。该学生仅从考试成绩不好就引申出了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的结论,是不对的。(2)“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高不大,可能是我天生比别人差”。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该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了夸大的不良认知。即对客观事件的意义做出歪曲的评价。他只因为刻苦学习了以后没有取得想要的成绩就认为自己是天生比别人差。(3)“我是差生,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料。”“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高不大,可能是我天生比别人差,我现在总觉得别人瞧不起我。”从中还可以看出走极端的思维的不良认知。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把生活看成是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常用的辅导方法:(1)三栏目技术:通过改变认知失真进而改变人的消极情绪。(2)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辩论的核心是帮助来访者向其不合理信念提出挑战和质疑,以动摇其信念。(3)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帮助来访者想象当时的情景,重新进入那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进一步探求来访者当时的想法,可能就会找出不合理信念。

 

首页 1 2 3 4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