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中国新闻事业史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章节复习题: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8月13日]  【

  晚年

  抗战期间,《申报》数度停刊复刊,历经波折。上海沦陷后,日方企图控制该报,《申报》 拒绝其新闻检查,于1937年12月14 日宣布停刊。1938年1月、3月,汉口版、香港版先 后复刊,但汉口版不久停刊,香港版也于次年7月停刊。1938年10月10 日,《申报》借美 商之名在上海租界复刊。1941年12月8 日,日军开进上海公共租界,申报再次停刊。一周 后,在日军威胁下,《申报》复刊,完全为日军报道部所控制。1942年日军军部突然派人查 封《申报》。12 月6 日,日本海军派汉奸陈彬和以“军管会”的名义接管《申报》,并任命 陈为社长。日本投降当天,陈彬和潜逃,《申报》停刊。 战后,国民党以《申报》“附逆”为名,成立以CC 系要员潘公展为主任的申报报务管理 委员会,对其实施接管,将设备封存。1945年12月22 日《申报》复刊,潘公展任指导员, 立法委员陈训悆为总经理兼总编辑。从此,《申报》完全被国民党控制。1946年5 月,国民 政府强迫史泳赓出让51%股份给政府,实行官商合办,改变了申报的民营性质。在此基础上, 改组董事会,调整报社工作机构,杜月笙任董事长,陈冷任发行人,潘公展任社长兼总主笔, 陈训悆任总经理兼总编辑。

  1949年5月25 日,上海解放,中共派工作组进入报馆。5 月27 日,《申报》出至第25599 号终刊。5月28 日,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原申报馆原址上出版。

  3.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① 外报的产生与发展,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1815 年到1840 年的20 多年间,外报发展缓慢,寥寥数家中文宗教报刊也只能在境外出版。鸦片战 争以后,外报迅速在中国境内扩展,在19 世纪40-60 年代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中,外报占据了垄断地位。 事实证明,外报的发展是同西方列强的侵略活动相伴而行的。 一些外国人并不讳言他们来华办报的目的。 外国人来中国办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准读者对象,即“影响”什么人;然后才是如何去“影响” 的问题,即争取中国人心的策略。朝廷和各地方当局的官员与士大夫,这些中国社会的上层人物成了一些外报瞄准的读者对象。 直接干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文字也较深些。但有一点是贯彻始终的,那就是在宣传 策略上利用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特别是附会儒学,用他们的话来说,叫做“孔子加耶稣”。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后来外报的政治面目显露得越清楚。它们从维护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利益的立 场出发,一方面认为清廷腐败,非更弦易辙不可;另一方面又依赖利用这个顽固的封建政权,同它一起反 对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外报的主持人,大都同中国当局有密切的关系,成为达官显贵们的上宾和谋士。 外报又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报刊,即中国人民阅读的、也有中国人参与工作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影响:

  (1)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以。

  (2)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书上的:1:使中国人认识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2: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与经验。 3: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4.国人办报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国人办报首先是从对外报的利用开始的。 外报以其内容丰富和传播迅速吸引了大量中国读者,但在政治上替外国说话又为中国人所不满。中国人在同外报打交道中,渐渐地对它熟悉起来,甚至开始为自己所用。这种利用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官员与商人,从外报上收集情报,了解政治、军事、商业动向; 二是在外报工作的华人,从刊发“替华人说话”的文章到利用外报的条件创办华人主编的中文报纸。前者如林则徐主持编译外报,后者如王韬、陈蔼廷主编中文报纸。

  5.简要评述王韬的生平与主要贡献。

  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报人和报刊活动家,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1867年, 一场旅英三年,两度访法,加深对西学与西方时政的了解,并于1869年参与《六合丛谈》 的编撰。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并主持笔政十年,撰写大量评论,评论中外时事政治,鼓吹强中攘外变法自强,成为中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其政论文体不拘一格,有所创新,后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文坛和以后维新报人影响极大。1883 年,一场将其部分政府汇编成《弢园文录外编》,这是中国新闻史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王韬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王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由于《循环日报》最大的特点 是每天于头版处刊登一篇政论文章,故此报成为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政论为主的报纸,他也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对中国新闻事业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 (1)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王韬曾在其《上潘伟如中丞》书中阐述了他在香港主 办《循环日报》的目的,要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之后,“办 报立言”发展成为中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2)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成为博采舆论工具;报纸可以宣扬君王恩德, 朝廷政令,增进民众和上层的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提出可以办外文报纸, 开展对外宣传;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王韬十分强调报刊介绍西方的国政民情,师其所长,避其所短。 (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 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允许报纸“指陈时事,无所忌讳”,“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王韬认为,报纸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王韬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不可不慎加遴选”,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讦人,自快其忿”。 王韬的这些办报主张,在当时不失为出类拔萃的远见卓识,对于后世也有很大影响。主 要表现为:①他为中国政论报纸首开先河,主张变法图强,为以后“文人办报”、“文人论政” 起到先导作用;②革新了晚清文风,开创了报章文体,用浅显的文章议论时政,直抒胸臆, 为后来报章文体的盛行奠定了基础;③对中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国人办 报,主张不但中央办报,各省也要办报,要办中文报,也要办英文报。他被林语堂称为“中 国新闻报纸之父”。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