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简述中国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答:古代在这方面的主要失误:1)土地的过当开垦、收到一时之效,但造成了土地的沙化。2)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给北方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灾难性的严重后果。
22.简述指南针发明、运用及传播的历史。
答:(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现象,制成最初的指南针一司南。2)北宋末年(公元12世纪初),指南针被用于航海贸易。3)南宋时,阿拉伯人从中国商人那里学会了实用指南针,后来阿拉伯人有哦将指南针技术传入欧洲。
23.简述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
答:第一,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个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第二,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24.何谓“文以载道”?
答:“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代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这里所说的“道”,是指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周敦颐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论理纲常,为封建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主要标准时是其内容的闲与不贤,而不仅仅是文辞漂亮。
25.简述汉字、汉语在境外的传播。
答:(1)在公元前或公元1世纪,汉字逐渐向外境外传播,北至朝鲜,南至越南,冬至日本。
(2)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方言”之称。
26.试述秦汉时期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
答:(1)经略南方。秦汉帝国不同以往的气魄首先表现现在疆土的开辟和对匈奴旷日持久的边防战争。两汉时期,中原同华南、华南、西南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2)对匈奴的战争及开通西域。与匈奴贵族长期战争,“丝绸之路”的打通。3)边地民族边疆,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对异族采取打击和安抚两种手段。这种同步发展的过程充满了征服与被征服,双方人群没有一个胜利者,而胜利者文化自身。
27.试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
答:(1)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显著特点。2)在这些人文思想观念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意等级。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在同一个建筑物组合中,建筑物之间的排列有着明确的正偏、内外之别,这种区别象征着使用者的地位尊卑。如故宫。3)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等级观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建筑的规模以及室内外的装饰、装修上。
28.简述宋元时期大运河沿河中小城市的兴起。
答:北宋的运河以开封为中心,仍然以汴河(通济渠的改称)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及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随着沟通南北东西的大运河体系的开通,一系列大小城市沿河兴起,如宋代首都开封(古称东京汴梁)、扬州等.扬州城称得上当时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元朝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这时的大运河基本是南北方向。沿着运河有通州、河西务、临清、济宁、淮安、高邮等一系列新的城市的繁荣。
29.简述上古文化区域及其形成的原因。
答:根据《史记》记载,当时司马迁将“天下”分为四大区,具体有:
(1)“山西”(即关中)地区。关中地区,沃野千里,这里的人民好稼穑,植五谷,有“先王”之遗风。自从秦朝将都城定在此地,汉初又将大量东方民众迁移至此,好“玩巧末业”的风气也随之形成。西部虽然戎狄间杂,但畜牧业很发达,又有巴蜀作后方,所以关中人口不过全国十分之三,土地不过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一.但量其财富,却占全国十分之六。2)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齐鲁多鱼盐、桑麻之利,邹鲁、泗上地区有周公遗风,好儒习礼。3)龙门一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4)江南地区。
古代文化区域形成的原因包括:1)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广度和高度。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30.简述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区别。
答: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有着重大的区别: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由察举而来的士人,没有落选的忧虑,对策、射策等考试只对任职等级发生作用。士族通过把持察举的方式。从而维持了士
族的政治特权。
31.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有哪些?
答:中国历史上对语言文字教育一向是重视的。在漫长的历史中.传统语文教育在各种因素的作用卜.形成
了自己的风格:1)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2)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3)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
32.简述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的特点。
答: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有以下特点:
第一,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相对落后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与南亚次大陆文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
第二,交汇兴趣起了变化,第2-.次与第一次不同,中国人对外来宗教本身表示出莫大冷淡,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味十足,致使西方不得不采取迂回策略,“传道必先获华人之尊敬,以为最善之法莫若渐以学术收揽人心”
第三,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已延绵四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第四,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
33.论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历史文化意义。
答:中国的传统科技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民族举世公认的重大贡献是四大发明。它代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成就、曾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是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史意义的伟大技术成果。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卓越创造。纸的发明,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又一重要发明。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我国明清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
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火药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
指南针的发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发现了磁石指示南北方向的现象,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指南针帮助哥伦布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地理大发现,促成了海上新航线的开辟,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
34.论孔子和孟子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建设的贡献。
答: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视为其三基德或在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但他同时又强调.人们必须加强后天的自身修养,努力扩充四种母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荀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见后天修养是多么的重要。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其中前三者属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两者则是家庭关系的放大或扩展。“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从孟子本人的观点来看,他对五种伦理关系中前后双方的要求是相互的.如“君不敬,则臣不忠”,“父不慈,则子不教’,等;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其内容则逐渐被歪曲,成为前者对后者的单向约束,片面强调忠孝和恭顺.发展到后来,便形成了具有正统权威性的三纲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