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16.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的理论主要是针对(C)的。
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信息技术教育
17.校本课程是与(B)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形式。
A.地方课程B.国家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
18.(A) 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
19.校本课程通常采用的是(C)的课程开发模式
A.研制—开发—推广B.开发—研制—推广
C.实践—评估—开发D.评估—实践—开发
20.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这对概念是按照(D)来划分的。
A.学生可否选择B.课程内容C.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 D.课程开发主体
判断题:
1.校本课程是在克服国家课程诸多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课程形式。√
2.课程设计的主体是国家,由于教师的设计在范围和作用上非常有限,因此不能被视为课程设计的主体。×
3.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课程内容。√
4.组织方式的改变是课程实施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要素。×
5.对校外课程的重新改组是课程改编的一种类型。√
6.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施行的。×
7.观察法是研究者直接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观察,调查法则是由研究者通过开调查会、问卷、访谈等方式,间接地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两者可以截然分开。×
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是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
9.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教师不仅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教科书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当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主题活动的设计者。√
10.课程资源十分广泛,教师可随意地确定主题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