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11.生态环境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光照光合作用是形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基础,光照不足会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2)温度 如禾谷类灌浆结实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粒重,影响品质;气候冷凉和温差较大的地区有利于大豆油分的积累;烟草是喜温作物,昼夜平均温度较高等(3)水分作物品质的形成期大多处于作物大多处于作物生长旺盛期,因此需水量多 耗水量大,如果此时遭遇水分胁迫会降低品质。(4)大气污染 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使小麦蛋白质赖氨酸 脂肪含量增加,淀粉含量降低等。(5)土壤 通常肥力高的土壤和有利于作物吸收矿物质营养的土壤能使作物形成优良品质的产品。
12. 在作物的生产中如何如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来改善品质 ?
答:(1)种植密度和播种期,对于大多数作物适当稀植可以改善个体营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品质;播种前不同植株生育和物质形成所遇到的温 光 水等条件也不同,这些条件的变化会对作物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2)施肥 一般使用有机肥对作物品质较好,过量使用化肥使作物品质变差;肥料施用过少作物生长发育不良干物质积累少,产量低,品质差。(3)灌溉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适当的进行补充性灌溉通常能改善植株代谢,促进光和产物的积累,因为能改善作物的品质。(4)生长调节剂,作物的生育过程中 喷施生长调节剂一方面可以提高产量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品质。(5)收获 适时收获是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如禾谷类大多数在蜡熟或黄熟期收获产量最高品质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