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51. 园林建设分类法——属人为分类系统,它是以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和利用为目的、以提高园林建设水平为主要任务的分类体系。(P5)
52. 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经过的生活周期称年周期。(P13)
53. 生长期——指树木萌芽到落叶为止这一时期。(P15)
54. 叶秋季变色期——指由于正常季节变化树木出现变色叶,其颜色不再消失,并且新变色之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的时期。(P16)
55. 合轴分枝式——枝的顶芽经一段时间生长后,先端分化花芽或自枯,而邻近的侧芽代替延长生长,以后又按上述方式分枝生长,这样形成了曲折的主轴,这种分枝方式称合轴分枝方式如桃、李、杏、核桃。(P34)
56. 生态因子——对植物有直接、间接影响的因子称“生态因子”。(P26)
57. 霜害——当气温降至0℃,空气中过饱和水汽在物体表面就凝结成霜,这时植物的受害称“霜害”。(P27)
58. 耐旱植物——在干旱环境中能正常生长的植物类型。(P29)
59. 喜盐植物——能在土壤含盐量为1-6%环境中生长正常,且能吸收大量可溶性盐类并积聚在体内,细胞渗透压高达40-100个大气压的植物称喜盐植物。(P33)
60. 分层现象——各地区各种不同植物群体,常有不同的垂直结构“层次”,这种现象称分层现象。(P40)
61. 变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虽然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P6)
62. 向心枯亡——随着向心更新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现枯梢。全树有许多徒长枝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这种由外向内,由上而下直至根颈的枯亡现象称向心枯亡。(P13)
63. 树液流动开始期——树木以新伤口出现水侵状分泌液为标志,称树液流动开始期。(P15)
64. 芽的晚熟性——已形成的芽,需经一定的低温时期来解除休眠,到第二年春才能萌发,芽的这一种特性称芽的晚熟性。(P17)
65. 生长势——在一定时间内,枝条加长和加粗生长的快慢称“生长势”。(P18)
66. 生存条件的可调性——指某一生存条件量上不足而在其它生存条件量的增加得到调剂,并收到相近的生态效应,这一现象称生存条件的可调性,但这种调剂是有限度的。(P27)
67. 有效积温——指植物开始生长活动的某一段时期内的温度总值。计算公式为;S=(T-T。)n 。(P28)
68. 光补偿点——树木光合作用所合成的物质量恰好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量相等,此时的光强称光补偿点。(P30)
69. 栽培群体——是完全由人类的栽培活动而创造的,它的发生、发展总规律虽然与自然群体相同,但是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具体过程、方向和结果都受人的栽培管理活动所支配。(P18)
70. 群系——最重要的中级分类单位,凡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P40)
71. 变型——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较小的类型。例如花色不同:花的单、重瓣:毛的有无:叶面上有无色斑等。(P6)
72. 幼年阶段——从种子萌发时起,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的一段时期称幼年阶段。(P13)
73. 萌芽期——指芽萌动至芽膨大这一时期。(P15)
74. 萌芽力——母枝上芽的萌发能力称萌芽力。(P17)
75. 年生长量——一年内枝条生长达到的粗度与长度称“年生长量”。(P18)
76. 生态幅——植物对生存条件及生态因子变化强度的适应范围,超过植物则死亡,这一范围叫“生态幅”。(P27)
77. 旱生植物——在干旱的环境中能长期忍受而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P29)
78. 光周期现象——每日的光照时数与黑暗时数的交替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称光周期现象。(P30)
79. 优势种——群体中那种数量最多或数量虽不多但占面积却最大的主要成分,称“优势种”或“建群种”。(P39)
80. 群丛——植被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所有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丛。(P41)
81. 园林树木——凡适合于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园林树木。(P2)
82. 品种——由人工培育而成的植物当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时即称为该种植物的品种。(P6)
83. 成年阶段——幼年阶段达到一定的生理状态后,就获得了形成花芽的能力,这一时期称为成年阶段,亦称“性成熟”。(P13)
84. 展叶期——从芽苞中伸出卷曲或按叶脉褶叠着的小叶至春叶特有色彩在整体上消失这一时期。(P15)
85. 成枝力——母枝上芽能抽发生长枝的能力叫成枝力。(P17)
86. 叶簇期——年初新梢生长慢,节间较短,所展之叶为前期形成的芽内幼叶原始体发芽而成。故称“叶簇期”,也称开始生长期。(P18)
87. 日较差——一日中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日较差。(P27)
88. 中生植物——不能忍受过干或过湿的植物类型。(P29)
89. 酸性植物——在PH值小于6.5的土壤中生长最好的植物称酸性植物。(P33)
90. 疏密度——植物群体中,一般用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来表示。(P40)
91. 植物分类学——是对各种植物进行描述、记载、鉴定、分类和命名的基础科学,是研究园林植物学科应具备的基础.(P5)
92. 发育——植物生活史中,建立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称“发育”.(P13)
93.休眠转入生长期——指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至芽膨大待萌时为止.(P15)
94. 花芽分化期——指花芽分化始终这一时期称花芽分化期.不同树种花芽分化期不同,单性花树种,其雄花芽和雌花芽分化期亦有差异。(P16)
95. 总状分枝式——枝的顶端具有生长优势,能形成通直的主干或主蔓,同时发生侧枝.侧枝上又发生次侧枝,这种有明显的主轴分枝方式称总状分枝式。(P17)
96. 植物的环境——植物所生活的空间叫植物的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势、生物、人类活动等方面.(P26)
97. 寒害——指气温在物理零度以上时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的现象。(P33)
98. 水生植物——在水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P29)
99. 碱性植物——在PH值大于7.5以上的土壤中生长最好的植物称碱性植物。(P33)
100.季相——由于季节不同,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的群落形相称季相。(P40)
上一篇:自考《园林树木学》复习题及答案
下一篇:自考《园林树木学》练习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