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 1. 生命周期:又叫大周期、大发育周期或世代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严格来说是从合子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结果,直到树体衰老更新死亡的整个时期。
2. 物候:又叫物候现象,是指树木在一年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实及落叶、休眠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
3. 成枝力:一年生枝上的芽抽生成长枝的能力。
4. 嫁接:将一株植物体的一部分(如枝段或芽)接到另一植株上,使二者愈合而形成一个新植株的方法叫嫁接。
5. 适地适树:使栽植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所选树种在相应立地上的最大生长潜力、生态效益与观赏功能。
四、断改错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认为正确的就在答题相应位置划“√”,错误的划“×”并予以改正,判断并改正全对的方可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在任何情况下,嫁接均能使嫁接树提早开花结实。×。改正:在从已开花结实的母树上采集接穗嫁接的情况下,嫁接才能使嫁接树提早开花结实。
2. 树木年周期中的营养代谢有前期的贮存型代谢和后期的扩大型代谢×。改正:树木年周期中的营养代谢有前期的扩大型代谢和后期的贮存型代谢。。
3. 从提高成活率和降低成本来看,栽植树木最好在生长期进行。×。改正:从提高成活率和降低成本来看,栽植树木最好在休眠期进行。
4. 施肥的水平位置一般应在树冠投影半径的1/2至滴水线附近的范围内。×。改正:施肥的水平位置一般应在树冠投影半径的1/3至滴水线附近的范围内。
5. 树木在其总的衰老过程中,可以实现全部复壮。×。改正:树木在其总的衰老过程中,可以实现局部复壮。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填方的危害及其原因。
(1)危害:树势衰弱,生长量减少,叶小发黄,沿主干和主枝发出无数萌条,许多小枝死亡、树冠变稀和各种病虫害发生等。
(2)原因:主要是填充物阻滞了空气和水的正常运动,根系与根际微生物的功能因窒息而受到干扰,造成对根系的毒害;厌氧细菌的繁衍,产生的有毒物质造成更大的危害。
2. 园林树种混交配植时,树种选择与搭配的要求。
(1)重视主要(基调或主调)树种的选择。
(2)为主要树种选择好混交树种。
A) 混交树种有良好的配景作用,且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或其他效能;
B)与主要树种的生态学特性有较大的差异,对环境资源利用最好能互补;
C)树种之间没有共同的病虫害。根据所选各个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合理搭配。重点考虑耐荫性及所处的垂直层次。垂直配置:上层、中层及下层应分别为阳性、中性及阴性树种。水平配置:近外缘,特别是南侧外缘附近,可栽植较喜光的树种。
3. 大树移栽前围根缩坨的技术要点。
(1)对象:胸径在25或30cm以上的大树
(2)围根缩坨的同时,疏开过密的植株,对要移栽的树木进行修剪。
(3)时间:移栽前2~3年的春季临近萌芽前或秋季 (应急时,可在一年中的早春和深秋分两次完成)。
(4)开沟断根水平位置:落叶树种—离干基距离约为树木胸径的5倍,常绿树可小些。破土开沟,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三年移栽。
4.整形修剪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按需修剪。
(2)随树作形,因枝修剪。
(3)主从分明,均衡树势。
(4)树龄不同,方法有别。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试述保证大树移栽成活的关键及常用措施。
(1) 保证树木栽植成活的关键:
1)保湿、保鲜;
2)促进树木的根系再生;
3)根系与土壤密接,并保证水分供应。
(2)保证树木水分平衡的常用措施
1)选择生长势强的幼壮树;做好苗木的准备
2)选择合适的栽植季节。
3)掘前使树木充分吸水,掘后保持树体湿润,减少从挖到栽的时间。
4)保持合理的根冠比。
5)根土密接。
6)应用激素,使用抗蒸腾剂。
7)栽后加强管理,及时救护
2. 论述嫁接的作用与应用。
(1) 作用:1) 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特性;2) 提早开花结实;3) 可充分利用砧木的特性来满足生产需要,如增强接穗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提高产品品质,调节树势等。
(2)应用:1) 繁殖苗木;2) 高接换种,高接换冠;3) 恢复树势,挽救危树;4) 在园林艺术中,可利用嫁接进行特殊造型;5) 其它方面的应用。
3. 论述园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1)适地适树;
(2)根据栽植的目的;
(3)群植时,选择生态习性差异大的树木;
(4)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尽可能地综合利用;
(5)苗木的来源较多,栽培技术可行,成本不要太高;
(6)安全而不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