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环境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环境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7月19日]  【

  三、填空题

  1. 需要是有机体对延续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事物的反映;

  需要是对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事物的反映。生理性\社会性

  2. 指的是持续重复的日常干扰,如工作压力、每天上下班赶路、拥挤、噪声、空气污染等。 背景应激物

  3.环境负荷理论是由 提出的。 梅拉比安

  13.当人感觉到有环境事件约束自己的行为时,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感,这时人所作出的第一个反应可能是试图重新建立对情绪的控制,这种现象称为 。 心理对抗

  4.我国空气质量按API值划分为 级。 五

  5、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林奇的认知地图要素包括路径、节点、区域、标志和 。 边界

  6、令人不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紧张称为 。 应激

  7、环境负荷理论是由 提出的。 梅拉比安

  8、我国空气质量按API值划分为 级。 五

  9.1979年,主要在坎特的指导下, 杂志创刊,它与北美1969年创刊的 杂志成为迄今这一领域最有影响的两种定期刊物。 《环境心理学》、《环境与行为》

  10. 是指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联觉

  11.林奇的研究认为认知地图的成分和维度包括路径、边界、区域、 和 。 节点和标志

  12、使多个刺激被感知为统一整体的控制规律,通常称为 。 群化原则

  13、布伦斯维克提出的 理论重视在真实环境中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更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 概率知觉

  14.人类学家霍尔通过研究,将人际距离概括为四种:密切距离、个人距离、

  和 。 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

  15.一般认为, 是影响行为的中介变量和干预因素。 唤醒

  16. 指的是持续重复的日常干扰,如工作压力、每天上下班赶路、拥挤、噪声、空气污染等。 背景应激物

  17.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的 和 的学科。 相互作用 和相互关系

  18.个人空间的功能包括非言语交流功能、 功能、交往功能和

  功能。边界调整 保护

  19.建筑设计中往往可以利用 和 来减少环境造成的拥挤感。 利用分隔和注意焦点的设计

  20.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阶层、各民族、各社会集团以及个人生活的全部特征的总和。 生活方式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