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请用相关原理分析以下案例。
在以往的班级周会课上,冯老师总是极力表扬先进学生,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对后进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原以为这样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然而事与愿违,后进学生并没有因此跨入先进行列,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还扬言:“谁稀罕那几个臭奖品!”为此,冯老师苦思冥想,积极寻找对策。偶然一次,冯老师从电视上得到启示:一些颁奖晚会都是请有名望的人做嘉宾,很是风光,我何不让后进学生做周会课的嘉宾,也“风光”一下呢?
于是,冯老师安排后进学生上台,亲自给先进学生颁发奖品并送上祝词。对于这一举措,后进学生非常欢迎。他们觉得自已有了面子,很是荣幸,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纷纷与先进学生握手、拥抱。有的说:“某某同学,在学习和纪律上,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有的说:“祝贺你,不过下次说不定轮到你给我颁奖了……”这些耐人寻味的话,道出了他们向先进看齐的决心,大有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态势。那热烈而温馨的场面感染着班级中的每个同学……
案例讲述的是班主任冯老师通过让后进生做嘉宾给优秀学生颁奖,从而改变后进生对自身的看法,找回了自尊与自信的故事。
后进学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思想上不求上进,品德水平较低的学生。后进生不是天生就后进,他们变后进有其原因与变化过程。因此,了解后进生的特点,摸清后进生“后进”的原因,是教育和转化后进生的前提。
(1)首先了解后进学生的心理特点
①自卑而又自尊。后进生的自卑感和自尊心常交织在一起,并处于矛盾之中。由于长期经历失败,一时无法改变其在集体中居于落后的位置,因而“求知欲”和“上进心”受挫,不思进取;有的由于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指责,总觉得老师、同学、家长看不起自己,自卑感很强,以至没有上进的信心和勇气,甚至自暴自弃。但与此同时,他们的自尊心又很强,他们不愿意老师当众对他们批评训斥,也不能容忍同学对他们的轻视和瞧不起,尤其对老师 “翻旧账”、“揭老底”的做法十分反感,甚至记仇,极力地维护自己的尊严。
②傲慢而又懊悔。后进生虽然成绩较差或品行不良,但常常表现出不以为然,他们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满不在乎,对优秀生常常表现出鄙视和瞧不起。比如案例中他们表现出的对奖品的鄙视。虽然人前“神气十足”,而实际内心却十分空虚和不安,常常心里也羡慕和钦佩那些优秀的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产生不同程度的懊悔,心里涌起一定改正错误、要求进步的希望。
③易感化而又自制力差。后进生并非都是“朽木不可雕”,他们中的大多数内心深处也有要求上进的愿望,也常常作一些努力。只要教育者教育引导得法,他们会为之感动,会振作精神向着好的方面奋力一搏的。但是后进生之所以变成后进生,又常常与他们自制力差、意志不顽强有关,这些因素决定着他们在转变过程中不可能一直都是勇往直前。一些困难和挫折就可能让他们动摇和后退,有时哪怕仅仅是一丝欲望的诱惑,一点情绪的干扰,也会让他们停滞下来,依然如故。
④情绪消极而又好自我表现。由于长期生活在被漠视、受歧视的气氛中,因而他们平时的情绪往往是悲观、低沉和冷漠的,对人没有信任感。这类学生由于平时没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于是,常常寻找另一种方式来表现自己。他们有的拉帮给伙,“江湖义气”十足,为“哥儿们”敢两肋插刀;有的独来独往,我行我素,无视他人的帮助和教育。这类学生的行为往往具有盲目性、冒险性、危害性,在他们的反常表现中蕴藏着强烈要求得到别人信任和尊重的愿望。
(2)其次要分析后进学生形成的原因
后进学生的成因与环境、家庭影响、学校教育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环境影响:
①向钱看的意识冲击。社会“一切向钱看”的意识极其严重地冲击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使部分学生形成“钱是最重要”的片面认识。
②不正之风干扰。改革开放的步伐与法律不健全,政策不完善,综合治理不配套,滋生的谋私利、搞特殊、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使少数学生形成了想自己、占便宜、图实惠的享乐利己的思想。
③精神污染毒害。在所谓“效益观念”驱使下,有些出版商编辑、生产、销售低劣刊物,地摊小报上也充满暴力、凶杀打斗等书刊,录像、影视、低格调酒吧、演唱等见多不怪,这些强烈的诱惑、污染、毒害这社会阅历低、认识模糊、识别抵抗免疫功能不强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
家庭因素的影响:
①家庭学习环境恶劣。主要指有的家庭住房拥挤,各成员活动互相干扰,家里来客过于频繁,家庭周围环境吵杂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休息。
②家庭气氛不良。有些学生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冷漠,经常争吵,家庭气氛紧张;家庭中有些成员品行不端,这些往往给生活于其中的学生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③家庭缺乏温暖。主要是有些学生因其父母离异、外出打工、再婚或亡故,从而失去家庭的温暖,生活上无人问津,思想上无人教育。
④家庭教育不当。一是家长忽视、放弃或无力教育。二是家长态度偏激。三是家庭教育不协调也是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家庭成员的态度和方法不一致,常使孩子无所适从。
学校教育影响:
①“苦学”导致厌学。中小学学习内容抽象、单调,脱离实际;学科多,课业重;教育方法呆板枯燥;使学生感到压抑,心理负荷超重,部分学生产生不想读书逃避学习的厌学情绪,成绩越差,越失去学习信心,甚至缀学。
②精神生活空虚。学生在他们的个性发展过程中,有渴望丰富精神生活的需要。他们精力旺盛,感情丰富,兴趣广泛,好动爱玩,喜新好奇,但缺乏自控能力,学校传统思想又带有偏狭性和封闭性,使学生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逃学现象。打游戏、上网吧、赌钱出走,以寻求补偿和刺激。
③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把着眼点放在少数尖子学生身上,人为地分快慢班,这就使分入慢班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再加之班主任对落伍的学生缺乏耐心的思想教育,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使不良行为蔓延恶化。
(3)最后要掌握转化后进学生的方法与措施
①感情交流,心理相融。教师应正确对待后进学生,善于同他们交朋友,通过语言交流、情感交流、行为影响等方法,消除差生的疑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学生感到班主任真心实意地对自己好,觉得老师可亲可敬可信赖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就会十分有效。当他们愿意与班主任推心置腹地谈心里话,吐露真实思想时,就是他们突破心理障碍、发生思想转变的重要时机。班主任一定要抓住这种时机。
②培养兴趣特长,在活动中激发自信。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是调动他积极性的最好手段。通过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活动,让他们的兴趣特长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进而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肯定,消除自卑心理,使之从压抑和自卑中解脱出来。
③掌握后进学生个性特征上的差异,因材施教。每一个合格的教育者都应该正确认识和掌握学生的特征和个性差异,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和措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这一点在后进学生的转化上尤为重要。
④重视后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一个人总是根据他的自我观念,自我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自我行为和自我观念、自我要求保持一致。后进生由于自我意识上的障碍、歪曲,以及有些教师的教育不当,主体意识上的自主性转化成为对抗性和逆反心理,陷入孤独和自卑,养成闭锁性性格。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后进学生进行热情而又有艺术的指导和教育,采取适当的教育和方法,使后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帮助后进学生实施“自我教育”,引导他们积极有效的参与教育过程,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
案例中班主任冯老师意识到,过去过多的批评后进生是导致他们自尊心得不到尊重,自信心缺乏的主要原因。让进学生做嘉宾,不仅使他们得到了一次温柔的批评和善意的忠告,同时还帮他们找回了失去的自尊和自信。由于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学生们都在积极发扬各自优点,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班里赶先进、超先进蔚然成风。由此可见,教师只要对后进学生倾注爱心,就一定能够促进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正确认识自己,唤起他们步入先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