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中。
16.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活动中,教学后的反思是:
A.语文教师即时、自动地对自己的教学想法和教学表现进行反思。
B.语文教师分析发生过的教学事件,并得出自己的认识。
C.语文教师观察、理解教学行为与学生反应之间动态的因果联系。
D.语文教师用自己的认识,指导即将实施的教学行为。 ( )
17.语文教学方案中的各项活动踏实有效。踏实有效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学方案中的各项活动实、活、新。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追求的是:
A.过程真实、目标扎实、内容充实。
B.形式活泼、气氛活跃、充溢活力。 ( )
C.观念新、创意新、方式新。
D.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活动多变化。 ( )
18.发现词语中的错别字,应该分析错别字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寻找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对策方法。词语“脉膊(搏)、无礼漫(谩)骂、风糜(靡)一时、痴心忘(妄)想”中,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是:
A. 同音致误 B. 形似致误
C. 同音形似致误 D. 减笔致误 ( )
19.教学《背影》后布置作业:有人认为本文失之伤感,很怀疑大人是否要父亲这么照顾,是否会这么容易流泪。你的看法呢?与其他同学讨论一下。这里,课文的主要作用是:
A.积累作用 B.示例作用
C.引发作用 D.凭借作用
20.一般用于古诗文和文言文教学,具有相互暗示和提醒的作用,对提高记忆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好处,这种教读方式是:
A.范读 B.齐读 C.默读 D.分角色读 ( )
2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阶段目标对写记叙文、写简单的说明文、写简单的议论文、写日常应用文提出了要求;其中,对写简单的说明文的要求是:
A. 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B. 根据生活需要。
C. 做到内容具体。 D. 做到明白清楚。( )
22.一位教师结合初一新生的心理特点,布置了三篇生活书信,分别写给小学教师、父母和高年级校友。此教学设计符合的要求是:
A.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B.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C.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D.丰富表达的内容。 ( )
23.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口语交际训练与课堂专项口语交际教学活动有不同的侧重,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口语交际训练侧重的是:
A. 理性地认识口语交际的目标问题。
B. 理性地认识口语交际的内容问题。
C. 理性地认识口语交际的方法问题。
D. 实践中把握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
24.课堂专项口语交际教学要做好话题指导。话题指导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围绕话题确定主题、明确目标、安排内容、组织过程、反思总结。其中主题指导时要做到的是:
A. 使话题包含恰当而充实的内容,保证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达成目标。
B. 使话题引导学生走进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
C. 使话题的指向清楚而具体,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要求。
D. 使围绕话题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程序合理,活动有序。 ( )
25.明确口语交际训练目标要求→师生选择表演内容和形式→学生编剧和排练→在表演中提高口语交际水平→自评互评发表颁奖得奖感言。口语交际训练的这种方法是:
A. 表演法。 B. 改错法。
C. 模仿法。 D. 点拨法。 ( )
2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在课程结构综合性改革方面,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的是:
A. 加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B.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C.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独立课程
D. 设置综合课程 ( )
27.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随时关注各环节是否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即时作简要评价。“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自主参加活动组织”评价的是:
A.“选定主题”环节 B.“组建团队”环节
C.“制订计划”环节 D.“开展活动”环节 )
28.如果要查找《醉翁亭记》中的虚词“之”的用法,首先可利用的工具书是:
A.《现代汉语八百词》 B.《新华词典》
C.《汉语大词典》 D.《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
29.清《四库全书总目》、《书目答问》等,是书目类的工具书。书目类工具书的具体作用主要是:
A. 在读书治学时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B. 为查阅者提供大量的资料。
C. 为自学者指引读书的门径。
D. 做我们记忆知识的助手。 ( )
30.为了成功地设计与实施语文教学,语文教师须完成文学文本的三步解读。其中,为了发现文学文本的多元意义而进行的解读是:
A.用文本作者的眼光解读。
B.用一般读者的眼光解读
C.用教科书编辑者的眼光解读
D.用学生的眼光解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