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模拟题及答案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21日]  【

  四、材料分析

  1.下面这段话是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对目前学校中教师合作的看法,试从“教师合作”的视角分析。

  “就拿我们学科组(英语组)的教案评比来说吧,虽然校长在学校开学之前的大会上反复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加强合作,要相互交流,相互共享,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自己到处查找资料、凝结自己大量心血钻研出来的教案奉献给大家来分享。如果真是这样,获奖就肯定没有希望了。而你知道,一旦在教案评比中获奖励,你就再也不用担心什么末位淘汰了,也不愁‘骨干教师’、‘教论新秀’等光荣称号轮不到你了。再说,学校的‘末位淘汰制’令每个教师都必须在同伴合作中‘留一手’,以确保自己的比较优势。因此,在我看来,要推动教师合作并非易事。”

  2.下面是A、B、C、D四位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情况。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视角来看,您认为哪一位教师的研究更为合理,并说明理由。

  A老师:研究素质教育的原理,倾注十年心血,形成了近20万字的《素质教育原理》一书,自认为这部著作有十大理论突破。

  B老师:研究关于学习方法,撰写了一篇论文。论文首先详尽论述了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理论,介绍其是如何博采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与控制论等众家之长,从各流派中吸取所需要的成分,并把他们融合在自己的理论中,然后再叙述自己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学生学习的基本观点,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

  C老师:研究主体教育。撰写了《把握时代精神,开展主体教育》的经验文章。文章谈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有益尝试”: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改进教学组织方法与模式等。

  D老师:积累了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了一系列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好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领悟。在实践中

  ,他始终研究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需求。

  1.答:(1)影响教师合作的因素很多,包括封闭的教室建筑结构、具有隔绝性质的学校文化、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教师等级制度、“隔行如隔山”的分科教学制度,等等,还包括过于强调竞争的教师管理制度,上面这段话就体现出这一点。

  (2)当前的教师管理评价制度中,存在着过于强调竞争的倾向,例如各种评优制度、末位淘汰制度等等,其弊端之一在于抑制了教师合作的愿望和动机,使教师不愿、不想合作。

  (3)为了推动教师合作,一个重要的措施是改革教师管理制度,适当淡化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竞争,而是说应当在教师同事关系上维系竞争与合作的平衡,并达到“在竞争中合作”的理想状态。

  2.答:(1)D老师的研究最为合理,因为它属于行动研究。即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积累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类研究,研究的问题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突出教师的“实践”,突出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

  (2)从中小学教师科研的特性来看,A老师、B老师和C老师的研究都存在着不合理之处。①A老师的研究属于基础研究。中小学一线教师做这样的研究需要“另起炉灶”。这位老师的“理论”,学术研究界已经耳熟能详了,他的“十大突破”学术研究界已经验成为老生常谈了。②B老师的研究属于应用研究。从事这类研究需要占有相关理论,而且理论基础是有效的。但这很容易依循既定理论给理论做实践注脚。③C老师的研究属于经验总结。这类研究

  切忌“抽象的”经验总结,要形成自身实践的独到透视,不能“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的话。”

首页 1 2 3 4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