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大学语文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强化练习试题及答案六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9年7月11日]  【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4.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

  请回答:

  A.这段文字选自哪位作者哪篇文章?

  选自朱光潜的《咬文嚼字》。

  B.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

  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对比论证法和类比论证法。比喻修辞手法。

  35.阅读《纪念傅雷》中的一段文字:

  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

  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

  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

  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

  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请回答:

  A.“浩然之气”见于何书?它的内涵是什么?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指一种至大至刚,充塞天地的正气。

  B.这两段文字与前文相比,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它起何作用?

  前面是记叙文,这段是议论文,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升华,表达自己对傅雷的敬重。起点题的作用。

  C.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36.阅读《蒹葭》中的一段文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请回答:

  A.对“伊人”有哪些理解?

  爱人、贤人。

  B.如何理解“最得风人深致”?

  艺术上婉曲的风格;思想上境界深远。

  C.这段诗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什么?

  意境朦胧,含蓄不尽。

  37.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悄悄”、“沉默”体现出怎样的感情和心情?

  体现出诗人感情的深挚、亲切和心情的依依难舍。

  (2)写出其中一个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以“别离的笙箫”比喻环境和心境的“悄悄”。

  (3)这里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

  借景物抒情、借比喻抒情。

首页 1 2 3 4 尾页
责编:zj1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