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析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选自《行路难》
(1)指出诗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及其表现意义。
答:“停杯”,“拔剑”两句借举止抒情。表现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
(2)指出诗中的象征句及其象征意义。
答:“欲渡”、“将登”两句是象征抒情。象征意义是仕途受阻。
(3)指出诗中的典故及其意义。
答:“闲来”、“忽复”两句是吕尚、伊尹“事典”,表示自己对前途仍充满信心;“长风”句是用宗悫“言典”,借以展现自己的宏伟抱负。
(4)指出本诗情感流程的特点及其原因。
答:全诗情感流程特点是起伏跌宕。原因是现实的压抑与内心的自信相互冲撞,失望与希望相间出现。
35.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就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那才是你和我近,不和我远。”黛玉心里又想着:“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丢开,只管周旋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竞叫我遮了。”看官,你道两个人原是一个心,如此看来,却都是多生了枝叶,将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了。
——选自《宝黛吵架》
(1)为什么说这段话描写体现了宝黛爱情的深挚?
答:即使在吵架中,也是真心诚意地为对方着想。
(2)作者怎样点拨宝黛吵架的心理特点?
答:“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吵架是“多生了枝叶”,但实质上却是“一个心”。
(3)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答:直接心理描写。
36.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选自《前赤壁赋》
(1)这段文字阐发了什么哲理?
答:哲理:“变”与“不变”的相对性。
(2)作者阐发这一哲理的针对性是什么?
答:批判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
(3)为什么说这里的“水”与“月”既是例证又是喻证?
答:从万物都处于变与不变的相对之中的普遍道理来看,“水”和“月”的举证只是两个例子,故可视为例证。作者是用自然之理来阐发人生态度,从这个角度看,“水”与“月”的举证又是两个比喻,故又可视为喻证。
(4)这段说理的特点是什么?
答:由个别见一般,化抽象为具体。
(5)作者是怎样化抽象为具体的?
答:运用了水和月亮来比喻变与不变的相对性,把抽象的哲学理念变得具体、形象、明白易懂。
37.姚纳沉默一忽儿,接着说:
“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崽子,你就是那小崽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崽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
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
——选自《苦恼》
(1)姚纳的双重苦恼是什么?
答:一是儿子的突然去世,二是无人能昕他的诉说。
(2)这段文字与前文构成何种关系?
答:对比。
(3)姚纳向马诉说苦恼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提示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突显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的社会现实。
五、作文(30分)
38.根据给出的文字材料,写一篇关于“失败与成功”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不会从失败中寻求教训的人,通向成功的道路是遥远的。”
——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