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蔡元培全面论述了美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提出美育包括 ( BCD )
A.审美教育 B.家庭美育
C.学校美育 D.社会美育
E.艺术教育
27.在塑造健康人格中,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发展关系是( CD )
A.通过压抑人的其他心理机能(如情感、想象等)来求得理性的发展
B.通过压抑人的其他心理机能来求得感性的发展
C.人的感知、情感、想象、理性相辅相成
D.人的理性、感性完全融合
E.以上答案都不对
28.审美愉悦之所以是人的高级精神愉悦,是因为( BCE )
A.它是一种单一的“刺激一反应”过程
B.它是人全身心参与的结果
C.它具有普遍必然性
D.它是偶然的,个别的
E·它是在满足了人的心理与精神需要时产生的
29.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正确的审美观必须是( ABDE )
A.真、善、美的统一 B.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C.以“阔”为美 D.崇尚和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
E.反对和摒弃一切丑恶的事物
30.科学美的特点有( ABC )
A.简洁性 B.对称性
C.统一性 D.易变性
E.实用性
31.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BCD )
A.不需要美育 B.将重心放在“人”上
C.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对象世界的 D.依赖于人的创造力的高度发展
E.是人为物役的文明
32.人体美的体现,是( ABE )的融合。
A.健 B.力
C.真 D.善
E.美
3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DE )对审美趣味的制约程度来衡量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是否成熟。
A.审美态度 B.审美需要
C.审美期待 D.审美标准
E·审美理想
34.( ABC )是美术作品表现美好事物的媒介和手段。
A.线条 B.色彩
C.形体 D.结构
E.寓意
35.教师的审美素养主要包括( AD )
A.内在审美素养 B.外在审美素养
C.健康人格的魅力 D.审美技能素养
E.形象美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