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构想 (P107-108)
1989年,苏联公布《学前教育构想》标志苏联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开始。强调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提出“个性——定向相互作用模式”。确定了苏联幼儿园改革基本原则。
2.教学—训导型模式 【08 全国 2007年10月】(P109-110)
在苏联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该教学模式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中,教学的目的是用知识,技能和技巧武装儿童,并使之听话。教育者不得不完成教学大纲,以满足领导和监察机关的要求。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儿童仅被视为接受某种教育体系影响的客体。面向全体的教学形式,按小学上课形式进行的作业。游戏在时间上受限制,且被成人严格规定。形式主义泛滥,成人与儿童疏远,儿童消极性增加,继而出现抗拒症。
三,简答题
1. 苏联学前教育特色及其利弊(P109-110)
特色:(1)苏联党和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统一领导与集中管理。
(2)教育工作于保育工作紧密结合。
(3)教学——训导型教学模式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问题:(1)统的过死,缺少灵活性。
(2)幼儿园发展供不应求,儿童入学率一直不高。
(3)形式主义泛滥,成人与儿童疏远,儿童消极性增加,继而出现抗拒症。
2. 俄罗斯学前教育的工作目标和管理模式。(P111-112)
工作目标:保证儿童免受一切生理和心理的伤害;满足儿童情绪交往的需求;保证儿童创造性才能和兴趣的发展;对儿童发展中的缺陷矫治予以帮助;保证儿童的个人特点和相适应的发展权利;保证儿童的充分发展与家庭互相作用。
管理模式:扩大地方和学校办学自主权。确立中央、共和国、地方分级管理国民教育的领导体制。管理模式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依靠经济、政策法律和市场调节方式发展。使家长、社会团体和企业等可以参加幼儿园教育委员会的工作。
3. 俄罗斯1994年学前教育国家标准评述。(P113-115)
据《教育法》,俄联邦教育部学前司与1994-1995年间,制定了学前教育标准草案。这是国家对学前教育大纲提出的宏观指导,也是对以前学前教育成果地肯定和发展。目的:“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保护儿童在教育变迁的情况下不受不合格教育的影响。
要求:(1)以保护增进儿童健康、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恪守教育的非宗教性。
(2)个性——定向性相互作用要求。
(3)对儿童发展环境的要求,如幼儿园场地等是否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
4. 俄罗斯促进幼小衔接的具体措施 (P116-117)
俄罗斯提出了促进幼小衔接整体化和连贯化得三个层次的具体措施:
(1)在国家水平上协调幼儿园与小学的教学目标。如都应服从儿童个性的形成。
(2)丰富小学的教学内容。引人有创造性的儿童活动类型;充实地理、历史等知识;丰富美育系列和艺术活动内容。
(3)完善幼儿园和小学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 在幼儿园中取消有严格规定的教学;运用循环设计法设计组织教学;保证儿童面对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