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学前比较教育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学前比较教育》章节试题:第3章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12日]  【

  四,论述题

  1.德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理论述评。

  (1)功能论:目的在于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在70年代出现了科热尔的认读机,但长期观察结果却证明早期认读训练的儿童比未受此训练没有更多的优势。(2)学科论:以学科本身固有的结构为基础,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布鲁纳的课程论思想对学科论产生有深刻影响。(3)功能论和学科论都被学前教学所抛弃。原因: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脱节;片面强调能力训练,忽视儿童全面发展;致使学前教学活动趋向学校化,使学前教育失去其本身特殊。(4)功能论与学科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前教学的内容。有些材料如拼图、记忆游戏、策略游戏和集合游戏教材,至今在德国仍受欢迎。(5)情景教育论是德国学前课程改革的主流,成为德国指导性的课程理论。代表人物:鲁滨逊。认为教学应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应付生活能力。特点:以儿童生活情境为中心。社会学习和知识学习相结合。建立混合组以取代传统的同龄组。家长、邻里和其他成人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幼儿园。灵活的教学安排。将幼儿园变成儿童的生活环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 当代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特点(P77-79)

  (1) 联邦一级无专门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部门。不规定学前教育的大纲和教育方法,而由开办者自行决定。

  (2) 大部分幼儿园实行半日制,中午由家长领回家。即使是全日制幼儿园,一般也由家长领孩子回家用午餐。

  (3)不提倡对幼儿进行读、写、算等知识方面的教学。通过游戏和其他自由活动来教育幼儿。尤其是福禄贝尔的教育传统,仍占主导地位。(4) 学前师资培养有明显的层次性或等级性特征。大学培养领导层,技术学院培养教师,培训学院培养助理员,构成师资培训的金字塔。

  3. 当代德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P78-81)

  问题:(1)东、西德在统一前具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和体系。(2)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制度僵硬、缺乏灵活性。

  (3)已有幼儿园和托儿所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入园的需求。入园、入托难,一直是一个引起德国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对策:努力统一两种幼儿教育模式,原西德在园所数量上向原东德地区靠拢,但从教育观念上影响原东德地区的学前教育。让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培训,这叫“共同构成,共同学习,共同发展。”要求儿童掌握外语这门工具。幼儿园外语教学要与情感、社会、智力相结合,让儿童带着美好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学习,让学习外语令人愉快。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