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学前游戏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预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11日]  【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5.BCACA 6—10.BCDDC 11—15.BAACB

  二、多选

  1.ABC 2.ABCD 3.ABCD 4.AC  5. ABCD

  三、填空

  1游戏形式  2福禄贝尔3情景转变4主题 5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 6结构特征7儿童游戏8高结构9儿童身心发展水平 10教育作用 11全面性 12情感 13感知运动14内驱力  15教育性

  四、名词解释

  1.是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形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2. 专门化玩具:模拟实物、结构精美逼真,功能的确定性强,由工厂制造出来的玩具.

  3.成熟说代表人物是拜敦克,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立起来的,认为游戏时儿童操作某些物品进行活动,是幼稚动力的一般特点的表现,而不是一种机能。

  五、简答

  1.游戏者熟悉的环境;儿童能够自由选择;成人的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舒适、安全、有好的心理氛围;身心轻松、机能状态良好。

  2.三个层次九个方面。第一层次是维持生命、安全和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包括机本身村需要、身体活动需要和安全需要。第二层次是认知发展的需要包括理解环境的需要和影响环境的需要,以及最佳觉醒水平的需要。第三层次是社会性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包括社会性交往、自我实现和尊敬的需要。

  3.

  (1)向家长宣传好说明游戏的重要性,破除“游戏不同于学习” 的传统观念。

  (2)家长应当民主地平等地对待子女。

  (3)家长在游戏中应培养与的鼓励儿童创造与独立性。

  (4)在开展亲子游戏的同时,鼓励与支持儿童的独立游戏以及伙伴的交往与游戏,培养儿童独立游戏的兴趣与能力,培养儿童和伙伴交往以及游戏的兴趣与能力。

  4.

  (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2)为由而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时间和场地。

  (3)针对各年龄班幼儿的水平帮助幼儿掌握结构的知识和技能。

  (4)培养儿童正确的对待结构材料和建构成果。

  (5)在结构游戏中,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培养建构活动的目的性和坚持性。

  5.

  (1)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

  (2)结合对各类游戏的教育功能的分析,确定侧重点不同的游戏目标。

  (3)目标要有针对性。

  (4)计划于目标应体现出渐进发展性。

  6.

  (1)儿童按自己的意愿做游戏,在游戏中感到轻松、愉快,发挥了创造性。

  (2)儿童游戏很认真,能克服困难,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独立性。

  (3)会正确创造性的使用玩具并爱护玩具。

  (4)在游戏中对同伴友爱、谦让,能与同伴合作并不妨碍他人游戏的进行。

  (5)游戏内容丰富、积极向上,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

  六、论述

  1.

  (一)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

  (二)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三)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

  (四)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的意志。

  2.

  (一)指导以观察为依据。

  (二)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

  (三)确定指导的时机。

  (四)把握好互动的节奏。

首页 1 2 3 4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