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10日]  【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教育。( √ )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要将儿童培养成为艺术家。( × )

  说明: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审美素质,达成人格的完满和谐。

  3.学前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表现有着相同的心理过程。( × )

  说明:有不同的心理过程。

  4.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中,艺术偏好和艺术才能都差不多。( × )

  说明:艺术偏好和才能有显著差异。

  5.儿童对色彩的反应是强烈的、敏感的、他们具有某种天赋能力。( √ )

  6.学前儿童泥塑的发展与其绘画的发展相比,前者稍超前于后者。( × )

  说明:前者落后于后者。

  7.学前儿童的手工活动属于艺术技能学习,不属于艺术创造范畴。( × )

  说明:手工也有构思和设计阶段,要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8.指导儿童欣赏美术作品,主要是帮助儿童分清哪些画是好的,哪些画不好。( × )

  说明:主要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有较敏锐的感受,以及对绘画欣赏的兴趣。

  9“能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和工具创作”属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审美感知目标。( × )

  说明:应把审美感知目标改成审美创造目标。

  10.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包含手工教育目标和欣赏教育目标两大类。( × )

  说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还应包括绘画教育目标。

  11.学前儿童平面手工活动有粘贴、剪贴、撕贴、染纸四种形式。( √ )

  12.学前儿童的美术是他们表达情感与进行交流的工具。( √ )

  13.就对色彩的认识而言,幼儿首先发展的是指认和命名,然后逐渐向辨认颜色、正确配对发展。( × )

  说明:就对色彩的认识而言,幼儿首先发展的是指认和命名,然后逐渐向辨认颜色、正确配对然后逐渐向指认和命名发展。

  14.线条是中小班儿童画中最基本的成分。( √ )

  15.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涂鸦期、图式期、定型期和写实期。

  说明:应把图式期改为象征期。( × )

  16.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适当地使用灌输法还是非常必要的。( × )

  说明:灌输法会压制学前儿童的创造力。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