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专项试题:问答题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10日]  【

  21.语言教育活动的“有计划”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有计划的语言学习过程,这种“有计划”集中体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1)根据语言教育目标来选择教育内容。(2)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来选择教育内容。(3)有计划地选择教育内容,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全面发展。

  22.如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语言教育?答:日常生活和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往机会,使儿童通过实践,练习、巩固、理解和运用语言。日常生活和游戏还为幼儿提供了有关各种事物和人际交往的丰富经验,为幼儿的语言活动积累了素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23.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儿童学习的内容,它具有以下的特征:(1)围绕文学作品展开学习活动。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结晶体,每一个具体的儿歌或故事都含有丰富而独特的语言信息。学习理解文学作品是幼儿在活动中的首要任务。文学作品呈现的是书面的语言信息,幼儿需要有一个中介方式将书面语言信息转化为口头语言信息,需要通过聆听、诵读、阅读图画,观看动画等方式接受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因此,任何一个文学活动都必须从文学教育入手,围绕一个具体的作品开展活动,让幼儿完全理解文学作品含载的丰富有趣的信息。(2)包含感受、理解与表现的审美目标。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和娱乐价值等。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想象力,而不仅仅是达成知识和道德的教育目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一个包含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以及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想象的系列多层次审美教育活动。(3)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幼儿园的文学活动从文学作品教学出发,常常整合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的活动,使得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某一个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社会与自然生活内容,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知理解。文学作品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结合物,在设计组织文学活动时,根据具体的文学作品整合相关学习内容,就为幼儿提供了在这三方面协调扩充经验的机会,帮助幼儿完成整个语言学习的调整。(4)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发展是儿童自身的操作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幼儿园的文学活动,应当着重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通过多种操作途径让幼儿得到发展。用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幼儿文学作品教学过程,意味着幼儿可以在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脑等各种途径学习中获得亲身经验。

  24.谈话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谈话活动应拥有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话题。(2)谈话活动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3)谈话活动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4)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指导作用。

  25.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有哪几个基本方法可供参考?答:(1)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2)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3)在自由交谈的活动过程中,适当增加幼儿“动作”的机会。(4)注意自由交谈中的个别差异。

  26.当幼儿进入围绕话题的自由交谈时,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教师必须在场。(2)教师参与谈话。(3)教师要观察记录幼儿谈话情况,了解他们运用原有谈话经验进行交谈的状态,明了幼儿谈话的水平差异,为下一阶段活动的指导作进一步准备。

  27.讲述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讲述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讲述对象。(2)讲述活动是培养独白语言的主要途径。(3)讲述活动具有相对正式的语言情境。(4)讲述活动中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能力。

  28.听说游戏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在游戏中蕴含着语言教育目标。(2)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3)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2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答:评价是与教育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所以评价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1)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对评价要有正确、完整的认识,充分发挥评价的鉴定功能、诊断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提供真实的信息,使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现状,以便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2)客观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制定或者参照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方案,事先尽量考虑周全,减少误差;其次评价过程必须规范,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而不能主观武断、掺杂个人的感情或情绪因素,妄加评论和指责。如果评价者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评价对象,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使评价活动失去其真正的意义。(3)参照性原则。参照性原则是指制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制定,首先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性质的文件,这是确定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根本依据;其次要依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儿童在每个年龄段应有的水平作出恰当的规定,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标准;再次要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目标不但是教育活动组织和实施的指南,也是教育活动评价的指南和参照的依据。在评价过程中,那种脱离目标另定标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4)连续全面性的原则。教育实践是一个不断的运动、全面地发展的过程。教育评价必须要连续不断地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这就要求评价者既要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既要对语言教学的目标进行评价,又要对活动的内容、方法进行评价;既要对教学具的运用进行评价,又要对师幼互动进行评价等。同时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还应有连续性,对评价的资料要进行妥善的保存,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连续全面,反映出学前儿童语言动态发展的轨迹。另外还应关注评价个体的差异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等原则。

  30.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内容?答: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②对幼儿语言学习行为评价。(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①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②渗透在日常活动(包括生活活动)的非正规语言教育活动。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