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发展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发展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九章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4日]  【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C 2.C 3.B 4.D 5.C 6.D 7.D 8.C 9.A 10.D 11.B 12.C 13.B 14.B 15.B 16.C 17.C 18.A 19.C 20.B21.B 22.C 23.D

  二、 填空题

  1.创造性游戏 2.无意想象 3.学前期 4.贫乏 5.对话言语

  6.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7.无意想象

  8.游戏 9.概括 10.词 11.无意 12.外部言语

  13.抽象概括 14.学前 15.游戏言语,问题言语

  16.具体形象性 17.社会性 18.概括 19.独白

  三、 名词解释

  1. 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称之为创造性游戏。

  2. 理解就是认识或揭示事物中的本质的东西。它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环节。

  3. 内部言语是一种无声的言语(默语);内部言语是一种简略的、压缩的言语;内部言语是在对话言语,即外部言语或有声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4. 游戏言语是一种在游戏中行动的“伴奏”,即一面动作,一面嘀咕。

  5. 自我中心言语的原始形态或过渡形态是一种介于有声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皮亚杰把这种言语称为“自我中心言语”。

  6. 判断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它反映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7. 问题言语是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8. 情境性言语常带有浓厚的表情性,即经常夹杂着丰富的手势和表情。

  9. 主导活动是最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

  10. 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

  11. 连贯性言语是前后一贯的表述,听者不必去考虑情境,就能领会。

  12. 合作游戏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其表现是在联合游戏的基础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合作,儿童能够按照自己的角色去完成任务,目标很明确。

  四、 简答题

  1.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条件:

  (1)掌握相应的词。

  (2)把相应的词和一类事物多次结合。

  (3)引导儿童对一类事物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4)把共同点加以系统化和概括化,以形成普遍的概念。

  2. 学前期儿童心理的主要矛盾是儿童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产生了重大的矛盾。

  3. 由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由于独立性的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4. 内部言语的机能:

  (1)主要执行自觉的分析综合的机能。

  (2)主要执行自觉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5.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语音的发展

  (2)词汇的发展

  (3)语法的掌握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4)内部言语的发展,并有可能掌握书面言语

  6. 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

  (1)3岁儿童仅能辨认上下方位;

  (2)4岁儿童开始辨认前后方位;

  (3)5岁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进行辨认左右方位;

  (4)6岁儿童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尚未发展完善。

  五、 论述题

  1. 由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由于独立性的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2.(1)3岁儿童仅能辨认上下方位;

  (2)4岁儿童开始辨认前后方位;

  (3)5岁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进行辨认左右方位;

  (4)6岁儿童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尚未发展完善。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