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试述过滤器理论。
答:过滤器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三大注意理论之一,是有关注意机制最易于理解的理论解释,该理论最早是由布罗得本特提出来的,后来的研究者们又对这个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该理论认为,既然注意在行为上的特点就是人们能选择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工,而忽略其他信息(就像酒会中我们有选择地倾听当前的谈话而忽略其他谈话声);那么,不妨将注意理解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一个瓶颈或阀门,来自外界的大量信息中只有少量能通过这个瓶颈,注意就像过滤器一
样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瓶颈。过滤器理论可以细分为:早期选择模型、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和晚期选择模型。
(1)早期选择模型。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设计了最早的双耳分听实验对注意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早期选择模型。该模型认为,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在这个瓶颈中作为过滤器的注意对进入的信息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信息则可能暂存于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通过过滤器并进入高级分析水平的信息再接受进一步的加工,从而被识别和存贮。这种过滤器类似于高保真听力设备中的交叉滤波器。它是按“全或无”方式进行工作的,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他通道。
(2)中期选择模型, 又称为衰减模型,是由特雷斯曼设计了追随耳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特雷斯曼认为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若这些减弱的非追随耳信号具有特别的意义(比如自己的名字),具有较低的阈值,那么仍可得到高级加工而被最终识别。她还提出,影响记忆中各个项目阈限的因素不仅包括上下文、指示语等刺激特点方面的情境因素,还包括个性倾向、项目意义以及熟悉程度等高级分析水平的状态因素。
(3)晚期选择模型, 又被称为反应选择模型,是由多依奇和多依奇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息加工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因此,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多依奇和多依奇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只对重要的刺激反应,而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反应。此外,这种重要性的安排有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和指示语等,并且其衡量标准还随新刺激的不断输入而变动。
12.请评述注意的研究方法
答:注意实验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主要的方法是提示范式、搜索范式、过滤范式、双任务范式以及电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提示范式的基本原理是:用刺激或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作比较。其实,提示就是对注意指向的引导。这种范式主要用于:(1)研究注意指向被提示信息的过程;(2)比较对被注意到的刺激和对未被注意到的刺激在加工过程上的差别。空间提示范式是提示范式的典型代表。
(2)搜索范式的基本原理是:要求被试寻找一个或多个混杂在非目标刺激中的目标刺激,实验时这些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相继呈现。该范式反映了很多实际环境中出现的信息超负荷现象,它在两个方面的研究中有比较突出的贡献:(1)研究注意如何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2)研究注意如何在不同的感觉通道之间转移。最常见的搜索范式是视觉搜索任务,即若干物体呈现于一个刺激矩阵中,要求被试指出其中是否出现了某一特定目标。实验者研究反应时和刺激规模(搜索矩阵中的项目数)的函数关系,也即搜索函数的关系。
(3)过滤范式的基本原理是: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这种范式对于涉及抑制无关输入的加工过程研究很有用。过滤范式有几个主要的例子:整体-局部范式,双侧范式和负启动范式。
整体-局部范式是基于奈文发现的一个不对称干扰模型的研究方法。在该模型中,大图形由一组小图形构成,呈现的图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体与局部一致,另一种是不一致的。此外,实验还要求被试注意整体或者注意局部。结果表明:整体字母先于局部字母被识别,这使整体字母可能干扰局部字母的加工而反过来则不会。
双侧任务范式则讨论多个独立刺激物之间的相互干扰。要求被试报告呈现于画面中央的字母而忽略呈现于目标两侧的字母。实验结果是:中央和两侧字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较快,不一致时反应时往往变慢;但如果两侧字母离目标较远,那么这种干扰效应会减小或被排除。此范式对于注意从目标区域到附近区域分散程度的研究很有用。
负启动范式中每次试验呈现两个刺激,其中一个需要被注意并做出反应。当前次试验中不被注意的项目在下一个试验中变成被注意的项目时,被试的反应时变慢。这说明不被注意的字母被识别并记住了。该范式常被用来评估对一个刺激
有意忽略的情况下,注意能够多大程度上自动地分配到该刺激上,并影响此后的加工。
(4)双任务范式关注的是注意是如何在多个并行任务间起到指向和调节作用的。双任务范式的基本方法是: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在最经典的双任务范式中,要求被试同时执行两项任务,而且规定了他们对每个任务的投入程度。该实验结果可用作业操作特性函数来描述,就是把一个任务中的作业水平定义成另一个任务的作业水平的函数。双任务范式常见的三类结果是:如果两个任务包含相同的认知加工过程,那么更注意某个任务会使该任务的作业水平提高而另一任务的作业水平相应降低;当两个任务相对独立之时,同时执行两个任务的水平可以和单独执行每个任务一样好;某项任务略受另一个任务的影响,但不成完全相反的关系。双任务范式通过使任务相互竞争来揭示注意的特性,但这种情况非常复杂难以确切地揭示两个任务为何相互干扰。
(5)注意的电生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脑电图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由于脑电图技术只是在完全清醒条件下对人的注意进行生理分析,而未真正涉及注意的本质,所以现在注意的电生理研究更多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在时间上与事件相联系的电位称为事件关联电位(简称ERPs)。ERP电位发生变化的大脑部位、电位随时间变化的方式以及刺激呈现后的电位变化方向和潜伏期等特征都可能与特定的注意状态密切相关,通过ERP成分的分析可以对注意的某些特点作出推论,因而ERPs对注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ERP是注意的电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
13.什么是视错觉
答:视错觉是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错觉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运动错觉
运动错觉主要指似动现象,即对实际上没有空间位移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例如帕拉托制造的动景盘,当动景盘以一定频率转动时,就会产生小人连续舞动的效果,转动过慢时,只看到图案的转动,而不是连续的舞蹈动作。可
见,似动知觉的产生和刺激出现的频率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和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相关,只有当第一个刺激所产生的感官兴奋尚未消失时便接着出现第二个刺激,两个刺激印象才能发生融合,不过对似动现象机制的解释到目前为止还无定论。
(2) 线条错觉
线条错觉属于一种几何错觉,它在日常生活中是极其常见的。缪勒-莱尔错觉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两条直线上的两端箭头方向不同,看起来下边的直线长得多。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服装设计中也应用缪勒-莱尔错觉原理,产生身高变化的视觉效果。
(3) 自然错觉
自然界里的错觉现象,称之为自然错觉。最典型的自然错觉是月亮错觉,即月亮在水平线上时,比月亮到正顶上时看起来显得大些。哈尔威和波林认为月亮错觉是由于头姿势的变化所引起的。然而,考夫曼和罗克的实验否定了这一观点。实验通过一系列反光镜把实际处于正顶上的月亮反射到水平线上,结果被试对水平月亮大小的估计仍大于顶上的月亮。现在对于月亮错觉普遍认可的解释是:对月亮大小的判断依赖于一定的参照物。当月亮在水平线上时,月亮前面的地形给人以一种距离遥远的感觉,使人产生月亮较大的印象。当月到中天时,没有已知大小的物体来作为参照物,月亮的大小只能依赖于天空的感觉距离,于是便产生较小的印象。
14.论述空间知觉线索都有哪些?
答:空间知觉中存在某些加工过程,将二维影像中隐含的深度线索解读出来。关于深度线索的实验研究发现,人们能够自动地利用本体肌肉感觉、透视、双眼视差等线索信息,产生深度感和立体感,而且不同的深度线索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
1. 肌肉线索,眼睛肌肉状态的变化可以作为感知距离的线索,此类线索称为肌肉线索,包括适应和辐合。观察物体时,眼睛的睫状肌会调节晶状体的屈度,尽可能使影像落在视网膜的中央凹上,以保证网膜影像的清晰。在没有其他深度线索时,这种适应状态可以作为估计距离的线索。但它对深度知觉所起的作用不
大,所提供的信息只限于距眼球10米范围内,所以属于近距离的弱距离线索。辐合指的是双眼视轴的辐合。观察物体时,双眼辐合使物体影像落在两眼相对应的位置。物体距离发生变化时,双眼辐合角的大小也随之改变,而辐合角大小的改变依赖于眼球的六条外部肌肉的协同运动,这些的动觉信号传到大脑,便构成一种深度线索。辐合作为距离线索只在几十米内有效。
2. 物理线索,除了眼睛肌肉状态的变化之外,刺激本身所自带的某些特征也可以作为感知距离的线索,此类线索被称之为物理线索。它必须借助于人类的经验才能成为真正有效的距离线索。(1)遮挡是指一个物体遮蔽了另一个物体的一部分。在前的物体被知觉为近些。(2)阴影是由不透明或半不透明物体的阻碍所引起的表面照度的变化。物体投射在自己上面或是投射到其他物体上的阴影被称作分离阴影。分离阴影可以作为物体和它所投射到的表面间相对距离的线索。(3)几何透视是指平面上的刺激物,根据视角原理,近处的对象面积大,占的视角大,看起来较大;远处的对象占的视角小,看起来较小。几何透视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距离物理线索,主要包括直线透视、大小透视、视野中高度、纹理梯度和单眼运动视差等。
3. 双眼线索,主要是指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知觉立体物体和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重要线索。借助于双眼视差比借助上述各种线索更能精细地知觉相对距离。特别是在缺乏其他线索来估计对象距离的时候,双眼视差更为重要。距离和深度视觉主要是双眼的机能。空间知觉的产生离不开双眼视差。我们视野单向区和潘诺融合区两个概念来解释空间知觉的产生。当双眼辐合于P点时,P点落在两眼中央凹上的影像为P1、P2,在P前面的B点落在中央凹上的影像为B1、B2,假设B1、B2间的视差落在潘诺融合区内,B仍为单一成像。同样,假设在P后面的R点也被单一成像。由于B1、B2间和R1、R2间都存在视差,其中一点(B1、R1)距离中央凹近,另一点(B2、R2)较远,如果距离中央凹较近的点(B1)在鼻侧,就能产生近的知觉,如果距离较近的点(R1)在颞侧,那么就产生远的知觉。
4. 线索间的互动,在许多情况下,线索会产生一种联合效果。各种深度线索会互相影响,产生交互效应。主要有:线索综合、线索优势、线索分离、线索互补、线索平均、线索再解释。还有不少研究表明,深度线索的交互作用依赖于
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线索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联合使用它们。另外也有研究表明,人们在使用线索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此时线索的交互作用就削弱了。
15.论述内隐记忆
答:通过研究,人们发现在有意识的外显恢复——外显记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即内隐记忆。内隐记忆的根本特征是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可以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
1. 内隐记忆的提出。内隐记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两个心理学研究领域——认知心理学关于启动效应的研究和神经心理学关于遗忘症的研究。启动效应是指即在无需有意识识记的前提下,先前的呈现对刺激的辨别产生的易化作用。启动效应的研究为探索内隐记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和证据。而神经心理学关于遗忘症的研究使得内隐记忆成为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它直接引发了内隐记忆的当代研究热潮。
2. 内隐记忆的理论。关于内隐记忆的解释,因其过于复杂,所以尚无一种理论能够成功地解释所有的内隐记忆现象。目前影响最大、相互间争议最多的是多重记忆系统说和加工说这两种理论。
(1)多重记忆系统说认为记忆是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所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同一个子系统内的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比不同子系统中的加工过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并且在理论上每个记忆系统都可能具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在多重记忆系统理论看来,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子系统。多重记忆系统说能较好地解释遗忘症患者的记忆分离现象,因为各个记忆系统是独立的。但它却存在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划分多重记忆系统的标准是什么?
(2)迁移适当加工理论与多重记忆系统说不同,是由罗迪格等提出的。他主张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是一个单一的记忆系统。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的只是测验所要求的加工过程。该理论认为,如果测验与学习的加工相似或重叠,可以提高测验成绩,否则就会相对较差。罗迪格等认为记忆测验应由测验中参与的心理加工类型来区分,分为概念驱动过程和知觉驱动过程。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
驱动过程,内隐记忆要求材料驱动过程。所以,影响概念加工的变量不影响对内隐记忆测验,而行为特征方面的变量对内隐记忆会有很大影响。迁移适当加工理论对正常被试在直接和间接测验间的许多分离现象提供了较好的解释。但该理论对遗忘症患者的分离现象的解释却不理想。
上述两种理论各有其优点,但却都不能给所发现的全部实验性分离现象以完满的解释。目前许多研究者正努力把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以期更全面地解释内隐记忆现象。
3. 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在内隐记忆实验中,如何在实验中分离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成为内隐记忆实验逻辑的重点。内隐记忆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了任务分离和加工分离两种
(1)任务分离。它的逻辑离不开设计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其中直接测验对应于传统的记忆测验形式,间接测验是任务分离的关键。主要的间接测验可以分为词干补笔和知觉辨认两大类:
词干补笔是指测验时提供学过单字的头几个字母,让被试补写其余的字母构成有意义单字。它的另一种形式为残词补全,让被试把缺字母的残词填上适当的字母而成为有意义的单词。研究发现,这些知识的提取会依赖于实验中所发生过的事件,所以这些测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启动量可以衡量内隐记忆的效应。
知觉辨认是指在实验中,被试在速示条件下(如30毫秒)对学过的单字以及另外一些未学过的单字进行辨认。通常的结果是,被试对学过单字的辨认率显著高于未学过的。它的另一种变式为模糊字辨认是指在测验时所呈现单字的字母很模糊,要求被试辨认是什么字。
(2)加工分离程序(PDP)。它有三个基本假设: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是彼此独立的加工过程;意识性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一样的;自动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也是一样的。另外,加工分离程序还有一个假设,即意识性提取的操作表现为全或无;而自动提取则是有对有错的。
加工分离程序提供了两种测试条件:一是包含条件,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共同促进作业成绩,它们是协同关系;二是排除条件,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对作业成绩的影响正好相反,它们是对抗关系。记忆提取过程中的意识和无意识加工相互独立,因而记忆任务的提取操作可以独立地基于意识性提取,其贡献为
R(1-A);或自动提取,其贡献为A(1-R);也可以是两种过程的共同作用,其贡献为RA。上述符号中,R表示被试利用意识性提取完成测验的概率,A表示被试利用自动提取完成测验的概率。包含测验中,被试判断为“旧”的概率为:P(旧|包含)=R+A(1-R)。排除测验中,被试判断为“旧”的概率为:P(旧|排除)=A(1-R)。通过数学运算,得出有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各自的贡献:R= P(旧|包含)-P(旧|排除)、A= P(旧|排除)/(1-R)。
加工分离程序从实验逻辑上结束了对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分离的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分离逻辑所面临的直接和间接测验存在记忆任务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不纯净的问题。体现了对抗逻辑的思想,为分离自动的和意识控制的记忆加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内隐记忆是记忆这一古老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它将无意识纳入到对记忆的考察之中,使得意识和无意识共同被纳入到实验研究中。从而让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和全面地揭示人类记忆乃至整个相关心理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成为可能。
16.论述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
答: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和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在逻辑上是吻合的——通过两种任务来对应意识或无意识主导的过程,借由实验性分离考察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各自特征。主要的方法如下:
(1)人工语法范式是内隐学习最早和最重要的研究范式,是由雷伯(1967)首次提出的。它特点在于:以一套复杂的“语法”规则为核心,作为实验中被试通过内隐学习预期能够习得的知识;而被试是否发生内隐学习,是从分类操作任务的表现来衡量的。
在实验中,记忆组被试首先对限定状态语法生成的字符串进行记忆,然后得知这些字符串的顺序中存在着复杂规则,并要求他们对语法字符串和非语法字符串进行分类。在最初的研究中,雷伯发现被试记忆的字符串越多,对新字符串进行分类就越容易。同时,记忆组被试成绩高于规则发现组(即有意识学习条件)的被试,且记忆组的分类操作水平远远高于其外显言语报告反映的语法知识所能解释的范围,因而限定状态语法的学习是内隐的。人工语法的局限在于:通过语法图产生的字符串总是一次性呈现给被试,难以模拟那些顺序地发生在时间轴线
上,具有方向性的前后关系规则,如自然语言现象。
(2)序列学习范式,在实验中呈现先后顺序上具有规则的刺激模式,并考察被试是否发生对序列规则的内隐学习。序列学习范式的变式众多,其中有三项任务最具典型意义。
a.序列反应时任务,由尼森和比勒姆首创。实验中被试面对四个小灯,在灯亮起后尽快按键反应。灯亮起的顺序符合一定的序列规则。结果随着练习的增多,被试的反应时会逐渐下降;此时若将刺激的序列规则改变为随机序列,那么反应时就会大幅上升;而如果再次将刺激序列变为原先的序列规则,反应时就相应地回到原先较快的水平上。这说明被试的反应时下降是由于习得了序列结构规则使反应得以易化。
b.矩阵扫描任务,是由利维基等设计并提出的。在实验中,屏幕分为四个象限,要求被试检测目标数字在哪个象限出现。每7次试验为一组,每组中前6次试验里,屏幕上只出现目标数字;而在第7次试验中,有35个干扰项目伴随着目标数字一起出现,目标数字的位置包含一定的序列规则。此时的序列规则比序列反应时任务复杂,被试不太可能外显获得规则。但实验结果和序列反应时相近:被试的反应速度和正确率稳步而缓慢地提高;大量练习之后,如果改变前几次试验和第7次试验间的推断关系,正确率和反应速度就大幅下降。被试对推断规则知识的获得是矩阵扫描任务操作速度提高的原因,而这些知识无法在意识层面为被试所接近,因而对预测规则的学习是内隐的。
c.序列预测任务,库什那、克雷尔曼斯和雷伯首先将序列预测任务作为内隐学习的测量工具。他们的实验要求被试在观察了顺序呈现的5个项目后,预测第6个项目可能出现的位置。每个项目可能出现的位置有三个,第6个项目出现的位置可以由第2和第4个项目出现的位置推断出来。由于无关项目较多,并且需注意到项目间的特定关系才能准确进行预测,所以序列预测任务所使用的规则也属于复杂规则,不易外显获得。实验发现被试接受多次符合上述规则的预测试验后,预测的正确率越来越高;但是改变原有的规则后正确率又跌到随机水平,但是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预测正确率也像阶段1中那样稳步上升;让被试在第6个项目位置随机的条件下进行972次预测试验,预测正确率却始终维持在随机水平。这说明被试对预测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可见,被试对序列结构的习得是内
隐的。
(3)复杂系统控制范式,最先由布罗德本特引入内隐学习领域。他要求被试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控制,通过改变两辆车之间的始发间隔时间和停车费来控制每辆车的乘车人数和空的车位数。整个交通运输系统基于两个公式。实验中被试的外显知识是由一系列选择题测得。结果发现,尽管被试操纵系统的能力在逐渐改善,但是被试回答选择题的能力却没有改善。所以,被试在进行此类复杂系统控制时,他们的知识获得是内隐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此后,拜瑞和布罗德本特和设计了两个类似的复杂系统控制任务:糖生产任务和人际交互任务,被试也表现出内隐学习。
(4)信号检测范式,它考虑的仍然是内隐学习测验中常用的分类操作任务,其操作在形式上类似于信号和噪音的辨别任务,只不过这种分辨在内容上是要把符合规则的刺激与不符合规则的刺激分开。传统的反应指标——正确率可以反映被试内隐学习的效果,但是信号检测论的引入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将分辨力指标与反应倾向指标区分开,或许能为内隐学习效果的度量提供更有效的尺度。以往信号检测论常常用于再认实验,也在内隐记忆的研究中得到应用,现在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内隐学习领域,有可能为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提供一个交汇点。β受被试情绪、动机、意志、态度、利害得失等因素影响,β值的稳定性验证了内隐学习是一个不受诸如动机、意志等意识因素的干扰的学习过程,在内隐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波动甚微,相当稳定。
综上,内隐学习不同的研究方法分别注重对不同规则、在不同情境下的内隐学习的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基本上还是处于任务分离逻辑的阶段。而加工分离在内隐学习研究中的尝试,将是今后该领域研究方法发展的新方向之一。
17.谈谈建构认知模型
答:随建构认知模型是一个方法论上的概念,它代表的是一种指导思想,而非专指某种具体的方法。它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具体方法,却仍能总结出大致的步骤和脉络。在此以概念结构的原型说为例来简单说明认知模型范式的实施步骤。(1)先验模型阶段:建立一个有关思维心理机制和内部表征的先验模型(指研究者头脑中的理论模型,即还未得到实验验证的思想雏形)。当然,这
一模型还远不是研究者最终希望得到的认知模型,但是它能够指导后继的实验研究,在完善该雏形后建构起真正有效的认知模型。(2)实验验证阶段,通过对各种变量的操纵来获得有利的结果,提出支持或否定先验模型的证据,为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打好基础。(3)模型完善阶段,在对认知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之后,认知模型的建构就可以进入第三个阶段——对模型进行完善。研究者可以结合实验,以及其他方面对其原有的模型进行了修正和完善。至此,模型的建构基本完成,经过修改完善的模型将回到实验验证阶段,重新经受实证研究的考验,然后再完善。在这种不断循环的研究程序中,认知模型将越来越具解释效力。
建构认知模型作为思维研究的一种方法论,是有它的优点和局限性的:
(1) 优点主要表现在:
a)符合如今科学发展的趋势,即先依靠人的理性提出某个观点,然后再以实践去加以验证。而不是像原始的科学一样,依靠对经验的归纳来得出科学理论。这就是为何认知心理学如今受到广大研究者青睐的原因。
b)有利于揭示思维的本质及其内在的心理机制,而不仅仅停留在现象的层面上。比如:概念表征的原型说能揭示人类不同概念进行不同判断的真正原因。
c)对人的思维过程进行某种模型上的猜测与拟合是十分有应用价值的。比如:原型说能为小学教育提供借鉴:教师上课时的举例应尽量做到原型化,即尽量能和学生头脑中的概念原型相匹配。
(2) 认知模型范式的局限主要表现在:
a)先验模型有时可能不可靠。基于先验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并将实验的结论解释为先验模型的预期有时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摆脱先验模型束缚的情况下,我们也许对实验结论做出不同的解释。
b)有时难以找到具体的实验方法可以验证先验模型。有些研究者在设计模型时,往往会将模型设计得过于复杂,这给实验验证带来了难度。
c)不是任何的思维过程都能找到一个认知模型与之相匹配的。比如:内隐问题解决过程,被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操纵的到底是哪些算子呢?问题解决各个时刻的基本认知状态又是怎样的呢?由于被试无法外显,我们根本无法根据
经验来建立有效的模型。
18. 请举例说明问题解决中的功能固着研究
答:问题解决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思维形式,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功能固着现象。所谓功能固着就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某种事物的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功能固着研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选择典型问题,以及如何应用典型问题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下面邓克的研究为例。
邓克的盒子问题是功能固着研究中的一个典型问题。问题的情景是:在桌上放一些大头针、一些火柴、一根蜡烛以及三个火柴盒大小用纸板做的盒子,要求被试把蜡烛安置到门上。此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案是用大头针将盒子钉在门上,然后把蜡烛底部融化后粘在盒子上。实验中邓克为了引起被试不同水平的功能固着,设计了三种实验处理条件:(1)控制条件,三个盒子是空的,它和大头针、火柴以及蜡烛等实验材料一起摆放在桌子上;(2)功能固着条件,三个盒子里分别装有大头针、火柴和蜡烛;(3)中性物条件,三个盒子里分别装有与实验无关的钮扣等其他与问题解决无关的物品。其中,条件(2)和条件(3)强化了盒子作为容器的功能,即能加强被试本身的功能固着。实验采用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每个条件下有7名被试。
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条件下,盒子没有被作为容器呈现给被试,因此盒子作为容器的功能被弱化了,而在条件(2)和条件(3)中,盒子里面都装了东西,因此被试会固着于盒子作为容器的这一功能,从而未能成功地解决问题。
后来亚当森置疑邓克的实验,认为他未将速度-准确性权衡考虑在内,控制条件中,解决问题的人数多,可能并非是因为功能固着的倾向较弱,而仅仅是由于他们解决问题花了更多的时间,而功能固着条件和中性条件下,解决问题的人数少,仅仅可能是由于被试没有耐心解决问题,或者给予被试的时间过少。所以他在邓克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实验涉及三个问题:盒子问题、回形针问题和螺丝锥问题。自变量有两个水平,即功能固着条件下有经验的被试和控制条件下的无经验的的被试。实验因变量指标有两个:一是20分钟内能解决问题的被试的百分率;二是被试成功解决问题所花费的时间。结果显示:
对于盒子问题而言,结果与邓克一致。然而,回形针问题和螺丝锥问题的实验结果却很有意思:几乎所有的被试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原因可能是由于存在天花板效应,20分钟对于解决这两个问题而言时间太长了。此时,以成功解决问题的被试人数作为因变量是不可靠的,或者说是不敏感的。通过实验确实可以看到,功能固着的程度会影响被试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功能固着的实验研究,体现了人们在问题解决中对物体功能的理解往往囿于习惯,无法突破思维定势的特点,触及了问题解决的某些固有机制。
19. 试举例说明情绪是后天习得的
答:大量研究证明许多情绪是后天习得的,此处以两个经典实验为例来说明情绪可以被后天习得。
(1)小艾尔伯特的恐惧习得实验。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相信人类情绪是学习和条件反射的产物。他的实验思路是:如果建立起被试对原本不恐惧的事物和恐惧情绪之间的条件反射,那么就能使原本中性的事物变得能够引发恐惧情绪,于是也就是“学会”了恐惧。他以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艾尔伯特为被试。实验开始时,小艾尔伯特对巨大声响表现出本能的恐惧反应,而对于兔子、白鼠、狗和积木等并不害怕。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反复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巨大声响。在白鼠与声音总共7次的配对呈现后,即使不出现声音时,艾尔伯特也对白鼠表现出极度的恐惧。
随后研究者发现,小艾尔伯特对白鼠的恐惧泛化到了许多相似事物上:他开始对狗、白色皮毛大衣、棉花、华生头上的白发以及圣诞老人面具等毛茸茸的东西都感到恐惧。实验还发现,以条件反射程序习得的恐惧,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即小艾尔伯特对上述事物的恐惧在实验室环境以外也能被观察到;此外,在停止实验31天后,艾尔伯特的恐惧仍未消退,说明了这种习得情绪的持久性。
华生的实验说明了恐惧情绪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的。这一研究结果可以被套用来解释常见的其他情绪,如愤怒、愉快、伤心、惊讶或厌恶等的缘由。
(2)习得性失助的实验。塞里格曼和梅尔采用动物被试,检验了抑郁是由于对环境事件严重缺乏控制而习得的。实验中,他们把24只狗分为三组。一组是“可逃脱组”,另一组是“不可逃脱组”,第三组是“无束缚的控制组”。可逃
脱组和不可逃脱组的狗均被单独安置并套上狗套,以约束其行动。在狗头部的两边各有一个鞍垫,狗可移动头部以挤压两边的鞍垫。可逃脱组的狗受到电击后,它可以通过挤压鞍垫终止电击。逃脱组的狗与不可逃脱组的狗一一配对,然后在同一时间给每一对狗施加完全相同的电击,只是不可逃脱组的狗不能控制电击,即无论这些狗做什么,电击都将持续,直到可逃脱组的狗挤压鞍垫终止电击为止。可逃脱组和不可逃脱组的狗在90秒的时间里均接受了64次电击。在此过程中,可逃脱组的狗由于挤压鞍垫并停止电击的时间迅速缩短,很快学会了如何终止电击;而不可逃脱组的挤压行为在30次试验后便完全停止。24小时以后,所有的狗被放入箱子中。箱子的一边装有灯,当箱子一边的灯光熄灭时,电流将在10秒后通过箱子的底部。如果狗在10秒内逃过隔板,它就能完全避免电击。如果不这样做,它将持续遭受电击直到它逃过隔板,或直到60秒钟电击结束。每只狗在此箱子中进行10次实验。研究者根据以下指标对学习程度进行了测量:(1)从灯光熄灭到狗跳过隔板,平均需要多长时间;(2)完全没有学会逃脱电击的狗在每组中所占的百分率。另外,不可逃脱组的狗7天后在梭箱中再次接受10次额外测试,以评价该实验处理的持续效果。结果发现三组狗逃脱的平均时间:不可逃脱组与其他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可逃脱组与控制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由于可逃脱组与不可逃脱组之间唯一的不同是:狗能否主动终止电击,因此,塞里格曼和梅尔得出结论认为,对环境事件是否具有控制力,导致了两组狗在行为表现上的明显差异。换句话说,可逃脱组的狗之所以能正常学会主动地跳过隔板并逃脱电击的新技能,其原因是它们在前一阶段中有能力控制电击。而不可逃脱组在前一阶段实验中对环境事件毫无控制力,这种控制力缺乏泛化到了新情境下,使其不会主动尝试逃脱,可见,它们习得了无助感。
在随后的研究中,塞里格曼认为人类的抑郁发展与动物习得性无助的形成过程非常相似。人类的抑郁也是因为他们从过去不可控制的经验中习得了无助感。和狗一样,当一个人努力去控制某一事件,却屡遭失败,他就会停止此类尝试。如果此类情形出现得太过频繁,这个人就会把这种无力控制的感觉泛化到所有的情境中,甚至泛化到实际上可以被控制的情境上,并感到无助而抑郁。
20.试述情绪的测量方法
答:情绪实验的难点之一,就在于情绪的测量问题。通过多年努力,研究者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情绪测量指标体系,测量指标主要有内部的主观体验、外部的行为表现和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等。
1. 主观体验是情绪测量的第一个指标,它一般要求被试报告直接感受到的经验,测量方法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情绪体验。主要的量表有形容词核对表、维量等级表和分化情绪量表。
(1)形容词核对量表是,一种简便、通用的测量技术。它先选用一系列描述情绪的形容词,然后把这些形容词列为检表。被试者通过内省,从检表中选出符合自身当时情绪状态的词汇用来确认自身的情绪体验。有两种典型的形容词检表:(a)心境形容词检表,用于测查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或情绪性障碍。(b)情绪-心境测查量表是普鲁奇克以他的情绪维量理论为基础,用形容词检表测量方法编制而成。
(2) 维量等级量表是一个四维量表。包括:愉快维、紧张维、冲动维和确信维。维量等级量表假定量表应包括情绪体验、认知和行为三方面。因此,维量等级量表实际上包括着三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都由四个维量组成。对12个维量分别在五个等级上作出评价。
(3)分化情绪量表用于测量特定情绪情境下,个体情绪中的分化成分。该量表包括10种基本情绪,它被用来测量两种情绪指标:测量情绪强度和测量情绪出现的频率。
上述是情绪主观体验评定量表的典型代表,已在教育、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观体验指标用起来十分简便,无须专门的分析技术,也无须采用复杂的仪器设备。然而,它难以避免诸如文饰效应的影响,在客观性上也显不足。
2. 面部表情,表情是情绪的行为指标。和主观体验相比,行为指标显得更为科学。动作、表情、姿态、手势等都可以作为情绪的行为指标,但是其中最有特色的还是面部表情。
早期的研究者曾试图用量表和模式图来描述人类的复杂情感,产生了一些测量表情的早期工具。(1)圆形量表,伍德沃思的助手施洛斯贝格设计制作了面部表情的圆形量表。它有两个轴,主轴是愉快和不愉快,是情绪的基本因素。另一
轴是注意—厌弃。可以利用圆形量表的坐标轴来决定某一表情照片在圆面上的方位,可以用在愉快—不愉快及注意—厌弃这两个维度上的评定值来共同描述。(2)三维模式图,是施洛斯贝格提出的。面部表情的三维模式图是在圆形量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睡眠—紧张维度。表情的早期测量其本质仍然是依靠主观评价制定量表,因此仍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
由于早期测量技术的不足,研究者发展出表情的现代测量技术,以肌肉运动来编码表情。在许多关于面部表情和面部动作编码系统的研究中,以伊扎德等人的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最为典型。(1)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为保证客观性和精确性的微观分析系统,以面部肌肉运动为单位,测量区域性的面部肌肉运动的精确图式。(2)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是保证有效性的客观分析系统,它提供的是关于面部表情模式的总概貌。
3. 生理指标,情绪的生理指标很多,常见的有脑电波和生化指标等。(1)脑电波,又称脑电图,有多种类型,同情绪状态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情绪发生变化时,不仅有外周变化,而且有中枢变化,可以通过脑电活动的变化来测定中枢的变化。因此,利用脑电记录技术可以测出在一定情绪状态下所引起的大脑不同部位电位差的变化。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研究下丘脑、丘脑与皮层的相互关系的比较中,据以推论人的情绪状态。(2)生化指标,当人处于不同情绪状态下时,其生化系统、中枢神经介质的变化也各不相同。因此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量或排出量的变化可作为情绪研究的客观指标,即生化指标。总之,情绪状态的变化直接伴随着某些生理状态的变化,因而这些生理指标似乎能够反映所处的情绪状态。但实际上,情绪生理指标也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情绪和某一生理指标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情绪测量时,研究者不能仅仅依靠生理指标,更不能仅仅依靠单独的生理指标,而对情绪状态作出判定。
总而言之,情绪的测量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既可以通过主观评定获得,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推测,还可以通过生理指标量化。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解决了情绪研究中最关键的变量——情绪状态的量化评定问题。
21.论述个体差异的研究变量
答:个体差异的研究方法分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两个方面。在实证研究方面,研究者旨在通过任何可用的手段测量个体差异来进行预测,并尽力提高预测的精确度。下面分自变量和因变量来论述个体差异的实验研究中变量问题。
(1)自变量
个体差异实验中的自变量是由研究内容和目的决定的,其中的大多数自变量都是被试变量,对于这些变量,研究者通常只能挑选而无法操纵。常见的自变量有两类:一类是个体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就是个体差异是由遗传的因素决定的还是由后天的环境因素决定的。另一类自变量则是年龄,这类研究关心的是个体差异如何随年龄发展而变化。
A.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都不可能单独正确地揭示事件的规律。因为遗传变量和环境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交互作用。一方面,遗传效应的发生离不开某种环境;另一方面,经验总是需要有某一基因背景的机体。针对这种情况,赫布提出应该以一种更加综合的方式来看待个体发展中的遗传和环境变量。他建议应该考虑六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基因、出生前的营养环境、出生后的营养、文化学习、个体学习、身体的损伤。实证研究证明这些因素都是造成个体差异的因素。
B.年龄
个体差异实验研究中另一个常见的自变量是年龄。在此类实验中,研究者们关心的是能力或人格变量随年龄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年龄为自变量的实验可以采用两种基本的实验设计——横向设计、纵向设计。
横向设计是在相同的时间比较几个年龄组的同期群,它们提供的是年龄差异的数据。纵向设计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比较相同的同期群,它提供的是年龄变化的数据。横向设计和纵向设计各有优缺点。横向设计最明显的优势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数据。但是横向设计易于混淆年龄影响和同期群影响。纵向设计非常耗时,它会受到被试流失、时间影响和影响行为的历史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连续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横向设计或纵向设计的缺点。连续设计是简单的横向或纵向设计的综合:一个横向连续包括在不同时点上两个或多个横向设计;一个纵向连续包括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期群的同期研究。另外,为了结合横向和
纵向两种设计的长处,沙尔提出一种最有效设计,它既包括纵向设计又包括横向设计,主要是通过在新的横向设计中,测量新被试的同时对上次横向设计的被试进行再测。对最有效设计的结果数据可以进行同期群连续分析、横向连续分析或时间连续分析。同期群连续分析可以比较几个不同的同期群在随年龄变化时的表现;横向连续分析则可以排除测量时间影响,来比较同期群的影响;而时间连续分析则是排除测量时间影响而比较年龄变化的影响。
(2)因变量
个体差异实验的因变量测量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如何下操作定义。当变量有了操作定义之后,就可以用依据一定操作定义编制的测验来检验操纵自变量导致的结果了。因此,通常实验中的因变量就是被试在测验中所获得的成绩。但是由于能力和人格方面的概念往往非常复杂,因此下操作定义是一个难题——对人格或能力的定义其实也构成了个体差异研究中的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以智力研究为例来简要说明个体差异研究中与操作定义有关的问题。在著名的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中,研究者从学业角度来定义的智力无疑使测验对学业成绩有很好的预测力,但是也因此招致了批评。有人批评他们的智力测验之集中在数学和言语能力上,并且对智力的定义是狭隘的、有文化偏差的。实际上智力研究虽然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但是至今仍然没有被广为接受的智力操作定义,实际上对智力进行定义一直以来是各种智力理论的重要内容,各种理论的分歧与争论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智力定义的分歧与争论。
可见,虽然研究者们普遍都采用一种他们认可的操作定义来定义因变量并且对它进行测量,但是目前不同研究者的操作定义并未完全取得一致。
上述是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至于其中的无关变量则更难以控制。惟独有一个重要的无关变量在几乎所有能力个体差异实验中都需要控制,那就是对测验项目的具体学习。如果被试在测验之前学过许多测验项目的答案,而不是测验时依靠相应的能力得出答案,那么他们显然要比那些没学过这些项目的个体表现得能力更高。尽管,为了减少特定学习经验的影响,许多项目已经从现代的能力测验中删除了,但完全消除学习、动机、文化知识以及其他已知会干扰测量的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能的。除非能力的定义中包括了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否则这些无关变量的影响必须被减少到最小。
22.试举例分别从遗传和环境角度说明人格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
答:在人格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的问题上也存在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之争,但是上述二者都不可能单独决定人格的差异,而是共同作用。不过不同学者的研究侧重点通常都是有偏向的,关于人格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和环境哪个更重要,不同的研究结果之间仍存在分歧。下面以双胞胎研究和攻击行为学习的研究为例分别从遗传和环境两种角度说明人格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
(1) 双胞胎研究
这项实验从1979年开始的研究主要是由布沙尔、林垦等完成的。为了克服以往关于遗传因素决定作用的研究中最大的难题——难以分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布沙尔和林垦找到了一种分离两种因素的方法:选用基因完全相同,但成长环境不同的人,那么他们成年时的行为和人格的相同之处就是遗传因素所致。而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布沙尔和林垦等人选择了56对早年就分离、成长环境不同的同卵双胞胎(简称MZA)作为被试。研究者将这些双胞胎与从小一起成长的双胞胎(简称MZT)进行了比较。
实验中每位被试都完成近50小时的测验,其中包括人格特质量表、智力测验、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问卷。另外还要求被试填写一张家用物品清单以评估其家庭背景的相似性;填写一张家庭环境量表以评估他们对养父母教育方式的感受;并接受个人生活史、精神病学等方面的访谈。所有被试都分开单独施测,以免双胞胎之间相互影响。然后研究者计算了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MZA)之间测验成绩的相关系数,同时也计算了养育在一起的同卵双胞胎(MZT)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这两个相关系数的比值。结果发现环境的相似性几乎没有对这些特征的形成产生效应。证明了大多数个体差异似乎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布沙尔和林垦还对他们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他们认为智力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人的特性是由遗传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决定的,当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时,其差异更多来自遗传,反之亦然;人的遗传倾向实际上可以塑造周围的环境,因此一些表面上的环境因素实际上仍然是遗传因素的影响。
(2) 攻击行为的习得
攻击行为是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班杜拉认为,社会情境中,人的大多数行为通过观察而学会的,除了直接的鼓励和惩罚之外,行为的
塑造可以通过简单地观察、模仿(或以别人为榜样)其他人的行为而形成,攻击行为也不例外。班杜拉用一个著名的实验来验证了他的观点。
班杜拉实验的被试是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中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其中24名儿童被安排在控制组,不接触任何榜样。其余48名被试分成两组,一组接触攻击性榜样,另一组接触非攻击性榜样,然后再按男女分组。各组分出一半被试接触同性榜样,另一半接触异性榜样。这样共有8个实验组和1个控制组,。被试分配之前在攻击性上进行了匹配。
实验时,每个被试都单独接触不同的实验程序。实验者在带儿童前往活动室的途中假装遇到成人榜样,并请他过来参加游戏。儿童坐在房间一角的桌前,桌上放置着一些玩具供他(她)玩耍,成人榜样则坐在另一张桌子前,桌上有一套拼图玩具、一根木槌和一个1.5m高的充气芭比娃娃。实验者解释说这些是供成人榜样玩的,然后就离开房间。在攻击情境中,榜样在玩了1分钟拼图游戏后,开始用暴力击打芭比娃娃。对于所有攻击条件下的被试,榜样攻击行为的顺序是完全一致的,其中包括了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暴力动作和语言。这样持续近10分钟后,实验者回到房间,把孩子带到另一间活动室。而在非攻击行为情境中,榜样只是认真地玩10分钟拼图玩具。儿童被带到另一个房间后,那里先让儿童玩一些很有吸引力的玩具,不久后告诉他(她)这是为别的儿童准备的(制造挫折感),告诉他可以到另一间房间去玩别的玩具。在这间房间中,摆放着芭比娃娃、木槌以及其他一些攻击性和非攻击性的玩具,让被试在里面玩20分钟,而主试在单向玻璃后面记录儿童的行为,记录的内容包括儿童模仿榜样攻击动作、语言的内容和次数、用木槌以及用榜样未使用过的语言进行其他攻击行为的内容和次数等。
实验结果表明,攻击情境组的被试倾向于模仿榜样的攻击行为。而在控制组和无攻击情境组几乎没有发现这些攻击行为。而且,男孩受有攻击性行为的男性榜样的影响明显超过同样条件下的女性榜样。女孩的行为虽然不太一致,但也表现出更容易受同性别榜样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在同性别模仿条件下,女孩更多地模仿言语攻击,而男孩更多地模仿身体攻击。而且在几乎所有条件下,男孩都比女孩更倾向于模仿身体攻击。这些结果证明了,即使不给被试任何强化,攻击行为也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而习得。研究者得出结论:成人的行为向儿童传递了一
个信息,即这种形式的暴力行为是允许的,这样便削弱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抑制。当儿童以后遇到挫折时,他们就可能更容易表现攻击行为。班杜拉的实验证明了特定行为可以在后天的环境中经过观察学习而获得,揭示了影响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起作用的一种方式。
23.试述用实验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答:对社会心理学最大的争议在于它的实验取向——科学的实验方法是否能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工具。这涉及到有关实验的两大基本问题的探讨,一是实验的有效性和现实性问题,二是实验中的欺瞒问题。
(1)有效性和现实性问题
科学的实验方法是否能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工具?也就是说,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心理是否有效?实验所得出的有关社会心理的规律是否能预测现实生活中的个体行为?如何才检测实验法在社会心理领域应用的有效性和现实性?对于这些问题,我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杨倩(1987)在进行了具体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社会心理学中,实验法的有效性和现实性:
实验的有效性,也可以称作“实验效度”,有两层含义:其一,实验设计中自变量的改变确实能引起实验因变量的效果;其二,实验设计使得被试的意识和行为真正参与到实验情境中,自然地显现为主试所需要的心理活动。实验的有效性是通过实验手段获得关于心理现象因果关系的关键所在,这可从三方面讨论:①实验能否获得有效性?几十年来研究者大量工作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肯定回答。②如何检测实验有效性?检测实验有效性,可分内部检测和外部检测两种方法。内部检测是从实验设计本身出发,直接考察实验自变量的有效性,主要问题是人的因素。了解被试在实验中对自己角色的认知情况是印证实验方法有效性的有利途径。外部检测是将实验获得的关于事物因果关系的解释同现实生活中事件的过程进行对照,看其是否有助于对社会现象的理解与预测。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水平越是高,它应越能反映真实的社会心理现象。③如何获得有效性?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可以由不同事件引起,出现在不同情景中。实验者选择的实验情景如果越接近现实,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实验结果受实践检验的方式便越直接,同时也有利于获得实验有效性。一种实验情景不应是对某个现实社会情景完全的模
拟,而是一类社会情景中的一个特例。为了解实验的外部有效性,实验者设计不同实验情景,以对一现象在几种有差别的实验情景下观察,如果得到大体一致的结果,那么就可以此作为支持实验具有有效性的间接证据。一般认为,主要有四种明示研究的外部有效性的资料:①跨情景的概括力;②跨群体的概括力;③重复实验;④跨文化研究。
实验中的现实性意义在于:采用实验方法所研究的社会心理现象应具有社会现实意义,是那种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身上确实发生的现象。实验的有效性与现实性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和卡尔史密斯把现实性区分为实验现实性和世俗现实性两种。在有些情况下,我们说一个实验是现实的,是因为该情境能让被试卷入其中,被试们不得不严肃对待这个情境,或者说这个场景对他们产生强烈冲击力。这种现实性就是实验现实性。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现实性”这的术语可以指研究场所发生的事件会有多大可能在被试的正常生活中,或者在“现实世界”中发生。这种类型的现实性称作世俗现实性。后来,阿伦森等人又提出了第三种类型的现实性——心理现实性。这种现实性的含义是指实验中诱发的心理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心理过程的相似程度。一个实验可能会与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形相距甚远(世俗现实性低),并且又未能对被试造成足够的冲击力(实验现实性低)。但是,这样一个实验仍然会拥有较高的心理现实性,即所发生的心理过程类似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心理过程。举个例子说明,我们在几年前的一个内隐社会认知初步研究中,采用的一种间接测量实验程序——偏好测验就是符合上述特点的,被试的任务是在测试阶段对于攻击者图片和被攻击者图片单独进行偏好判断。这一研究的世俗现实性非常低,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无聊到这种地步,去对另外一个人手中呈现的一张张人物图片的来进行好恶判断。这一研究的实验现实性也是比较低的,肯定不如阿希或米尔格拉姆实验中的被试那么把实验任务当回事儿,因为那两个实验中一个是黑白颠倒让人迷惑不解,另一个是人命关天让人紧张不安,我们这个实验中的被试对于这样一个先学习再测试的实验程序没有那么多的兴趣和投入,或许他们只是想着做出判断后可以领取的那份小纪念品。但是,该程序所揭示的内隐态度影响判断的心理过程是和日常生活中的内隐加工机制高度相似的,在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判断,的确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内隐记忆、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会不由自
主地投射出心灵的无意识层面来,哪怕被试是在不经意的反应中也是如此。
实验现实性和心理现实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这是因为心理学家感兴趣的许多心理过程都是在人们对其环境中的有影响事件做出反应之时发生的。由此,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认知失调、偏见与攻击的情境通常也是令人们高度卷入其中的情形。既然如此,研究这些现象的时候,就有必要把实验情境设计得具有同样的冲击力。这类研究应该同时具备高度的实验现实性与心理现实性,然而,却未必需要具备较高的世俗现实性。然而有一类课题研究却有意造成较低的实验现实性,我们知道,社会心理学家对于人们在没有积极卷入其中或缺乏对信息进行仔细加工动机时发生的那些心理过程的兴趣日益增长,例如刚才提及的对内隐社会心理的研究就是例证,此外,还有对自动加工,对劝说信息的边缘加工或启发式加工,或对“心不在焉”现象的研究。为了研究这些现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出在心理现实性上非常高而在实验现实性上非常低的实验情境。
综上所述,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检测实验的有效性,通过比较不同实验情景中的实验结果来获得有关实验有效性的证据,并调控实验、世俗和心理现实性来满足不同的实验目的。因此,实验法能有效地揭示社会心理规律,帮助预测现实情景中的社会心理和行为。
(2)欺瞒问题
实验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工具的另一个争议点在于实验中所采用的欺瞒技术。
按照海德的理论观点,每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这当然应该包括心理实验中的被试,他们也在不时地以一种参与者兼评价者的身份来对研究设计评头品足。和比较心理学家采用的动物被试不同,他们是一群非常聪明的成年人,遇事总爱琢磨,总喜欢自作聪明地推断研究目的。这会造成一种实验偏差,因为他们一旦“明白”了实验的真正目的,会出现主动迎合假设的行为反应。因此,主试为了使实验有效,得到确实的可靠的结果,往往向被试隐瞒实验的真实目的,即采用欺骗技术。最经常采用的欺骗手段就是使用“假被试”这个角色。也就是主试和知情者“串通”起来,创造一种条件或者一种情境,使真正的被试的行为更加自然,更加真实。这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是很流行的,但却招来了很多非议,认为这种实验方法侵犯了被试的人权,是违背心理学家的职业道德规范的。
佘丽琳对西方很多使用欺瞒技术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进行了分析之后,指出对欺瞒技术进行批评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为欺骗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是社会心理学家们也有他们的理由。他们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对人类有长远利益的,为了这个目的付出任何代价都值得;若让被试知道了实验目的,收集的材料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了;使用欺骗技术带来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严重;社会心理学中人为制造的许多情境也是每个人生活中常碰到的,在多碰一二次也无所谓,无须征得被试同意了。因而她认为社会心理学家有义务对公众负责;在这个前提下,他们也有权利去追求知识和真理。
再者,从研究的角度讲,研究的目的是让走进实验室的被试容易投身到实验中去,象日常生活中一样来做出自己的真实反应,忽视自己的被试身份,这就要求研究课题及其实验情景接近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在这里,防止迎合实验者意图的“好被试”出现就成为头等大事,而控制这种要求特征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使用掩饰情节。在所创设实验情境时,我们希望被试尽可能地象正常情形下那样反应,尽力降低被试猜测实验假设的可能性。最起码我们希望他们的期待不会改变其在因变量测量上的反应。有时候,我们通过使用掩饰情节,即对研究程序提供的一种似是而非(或者以假乱真)的解释,可以达到对要求特征的最佳控制。
总之,在社会心理实验中使用欺瞒技术是必须的,欺瞒技术能有效地控制被试的要求特征,提高实验的效度,由于欺瞒问题而置疑实验法对社会心理研究的功效是没有道理的。不过,面对欺瞒技术在社会心理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研究者们必须提高对被试权利的关注。掩饰情节不能滥用。欺瞒实验中,必须对所有被试提供事后解释,在实验结束后,研究者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向每个被试仔细解释这个实验,说明真正目的、欺瞒的原因等等。应该千方百计保护被试的尊严,不要让他(她)因为“陷入”骗局而感到自己愚笨或者受了骗。应该在确信被试情绪很好,对自己和自己在实验中的所作所为感到满意之后,才让他们离开实验室。
24.谈谈内隐社会认知
答:20世纪70、80年代,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开始出现并得到发展。内隐社会认知是指人对各种刺激的内隐加工过程,即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
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已潜在地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它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及内隐刻板印象等。
(1)内隐态度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格林沃尔德和伯那基提出了内隐性社会认知,并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它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的情感、认识和行为。
A. 内隐态度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带有自动激活和不被觉察的特征,因此它很自然地被纳入内隐态度的范围。无意识在晕轮效应中的作用,可以解释为什么个体在评价社会对象的特征B(如能力)时,会自动地受到关于其无关特征A(如外貌)的评价的影响。并且个体多半还没有感觉到这种影响,或者甚至也不想承认这种影响。
b.纯粹接触效应
个体对特定事物的接触频率与喜爱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即纯粹接触效应。近期多项研究表明:纯粹接触效应也是一种内隐态度效应。重复呈现的刺激(人或物)增强了被试的知觉流畅性(即再现时辨认更容易),于是被试在无意识中产生了对该刺激的喜爱,即不知不觉地对对象产生了正面评价。
B. 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关系
关于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关系,存有争论。格林沃尔德等人认为人们只有一种态度,即内隐态度,外显测量获得的是迫于社会期许所作出的虚假反应。而威尔逊等人则认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可以共存,他们据此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该模型认为人们对于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存在两种态度,一种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所承认的外显态度,另一种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态度。当态度发生改变时,人们由旧的态度改变到新的态度,但是旧的态度仍然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行为,这就导致了 “双重态度”。
(2) 内隐自尊
内隐自尊是格林沃尔德等人提出的内隐社会认知概念中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指对同自我相关或不相关联的事物做出评价时,通过内省而不能确认的一种自我态度效应,并且效应的方向通常是:当事物与自我建立了联系,个体就会对这
些事物产生积极的评价。格林沃尔德和伯那基对这些支持内隐自尊效应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归为三大类:实验性的内隐自尊效应,自然形成的内隐自尊效应,次级内隐自尊效应。
A. 实验性内隐自尊
实验性内隐自尊,是通过实验操控建立起自我和某些事物的联系,并由此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积极评价的效应,其中又包含三类:a. 说服中的角色扮演,指由角色扮演所导致的某种偏好倾向;b. 单纯所有权,指个体对于自己直接或间接拥有的物体给予积极评价的倾向;c. 小群体效应,指对群体内个体的评价高于群体外相应人员的评价的倾向。
B. 自然形成的内隐自尊效应
自然形成的内隐自尊,是自然环境重形成的自我和某些事物的联系,并由此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积极评价效应,也包含三类:a.相似性吸引,指当某个人拥有同自己相似的观点时,这个人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吸引力;b.认知性的说服反应,指在说服中,新观点同个人已有的观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被接受;c.决策后效应,指个体对自己曾选择过的事物会给与较高评价的倾向。
C. 次级内隐自尊效应
次级内隐自尊效应意指个体作出的判断通常是与个体的自尊密切相联的,都有维护和促进自尊的功能,但是,个体本身对此并没有明确的意识。较为常见的次级内隐自尊效应有:a. 判断中的肯定自我倾向,指人们在对事件的结果进行归因时的一种倾向,即对不理想的结果从外部寻找原因后,而对理想的结果则大胆承担责任,很多时候人们还会重构自己的记忆,以维护自己的积极的形象;b.内隐攀附和疏离,指对于有吸引力的人进行攀附,而疏远无吸引力的人的现象;c. 转移的自尊,同互惠和迎合效应相类似,都涉及相互交换礼物、好感和称赞。转移的自尊开始于接受称赞,但不同于互惠互换现象,与刚开始时接受的称赞无关。
(3)内隐刻板印象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刻板印象中也含有无意识的成分。这些成分就构成了内隐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内隐刻板印象是调节着某个社会范畴所具有的属性中无法内省辨认(或不能准确辨认)的过去经验的痕迹。目前,许多研究都已
证明内隐刻板印象是存在的,并且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内隐种族刻板印象、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等方面。
A. 内隐种族刻板印象
盖特纳及其同事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若干对字母串,当两个都是单词时回答“是”,非单词对则回答“否”。结果发现:白人被试对“白人-积极”单词对比对“黑人-积极”单词对的反应快。但是这种差异在消极特质的判断中并未出现。盖特纳将这种效应解释为反种族主义。格林沃尔德等也曾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内隐种族刻板印象进行过研究。结果再次表明美国白人倾向于将积极性评价和白人连在一起,而对黑人则多施以消极性评价。
B. 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雅各比等人曾经进行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发现了“一夜成名”的效应。实验中,被试首先阅读包含名人与普通人姓名的一个花名册。24 小时后,在旧的名单上加入一些新的人名,其中即包含名人也包含普通人的名字,然后要求判断“这个人是名人吗?”。实验结果发现,对旧的普通姓名要比新普通姓名的记忆具有更高的错报率。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被试把对普通姓名的熟悉性错误地归因于名望,因此产生了普通姓名“一夜成名”的效应。在此基础上,伯那基和格林沃尔德将姓名又作了男女区分,结果发现,男性的击中率要高于女性;先期呈现的普通姓名错报率要高于新的普通姓名;并且旧的男性姓名的错报率高于女性。用信号检测论分析表明,对新的男性姓名的名望变量的鉴别力(d’)要高于其他任何范畴。而对名望判断的标准是旧的低于新的、男性低于女性。这就证明了名望判断中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人们内隐地认为男性的成就要比女性高,因此对男性名人的判断标准要比女性宽松。
C. 内隐攻击性刻板印象
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证明,外显社会认知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一项较稳定的性别特征是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徐大真和杨治良采用不同性别人物在攻击与被攻击行为中相互作用的图片为实验材料,研究内隐社会认知中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内隐社会认知中不存在性别差异。表现在被试对认知材料中的性别差异与攻击、被攻击形象反应不敏感。外显态度中同情弱者,或女性柔弱的形象,在内隐社会认知中无论箭头指向攻击者或指向被攻击者,两性明显的偏
好攻击者,不管被攻击者是男性或女性。证明男性在本质上更具攻击性一面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女性对攻击者的偏好显著高于对被攻击者的偏好,反映了女性亦具有攻击性本能的一面。
希金等人证实,在一个场合中呈现的特质-范畴信息可以影响另一个无关场合中对模糊靶子的判断。伯那基等人利用希金等人的程序变式,将之拓展到内隐刻板化的观念上来。基于男性与攻击性相联系、女性与依赖性相联系的文献所证实的刻板印象,他们探究了激活这两个特质之一是否会对女性或男性靶子的判断产生不同的影响。其预期是:所激活的特质可能仅对与之具有刻板印象适宜性的范畴(男性或女性)产生影响,进而证实刻板印象的内隐运作。在依赖性实验中,呈现描述女性靶子行为启动刺激的被试要比呈现中性启动刺激后对同一靶子的评定更趋向于依赖性。而在攻击性实验中,呈现描述男性靶子行为启动刺激的被试要比呈现中性启动刺激后对同一靶子的评定更趋向于攻击性。在判断女性靶子时,相同的攻击性启动刺激呈现却并不影响判断。第三个实验重复了对依赖性评定的这种模式(如呈现依赖性要比中性启动刺激对女性会产生更加极端的判断,但是对男性靶子却不存在这样的差异),并且还发现这样的判断与对启动刺激的外显记忆没有关系。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相信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吸引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参与,其研究也必将达到更高的水平。
25.论述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与其他心理学领域相比,环境心理学家更强调解决实际问题,更注重实验的外部效度,希望实验结果更具普遍性和应用性。因此,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独具特色,主要包括相关法、实验法、现场研究法、观察法和档案法等。
(1)相关法
环境心理学的很多研究是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这类研究难以真正操纵和控制研究的变量。当实验控制不可行时,一个解决方法是使用相关法。
下面以埃文斯、帕尔塞恩、莱波和马丁在印度普内进行的关于拥挤和社会退缩的实验为例进行说明。研究者们假设人们会通过社会交往中的退缩来对待拥
挤,而这种退缩又将相应地削弱他们的社会联系,并导致更差的心理健康。被试是175名居住在印度普内的男性家长。“社会支持”这个变量是通过一份与家庭或朋友关系的调查量表来测量的,另外还通过一个附加的面谈来测量另一个变量——被试的心理症状(面谈中主试询问是否在过去的两个月中曾体验过特定症状)。使用相关法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密度和心理症状之间以及密度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正相关表明密度的增加会伴有更多的心理症状,而负相关则表明密度的增加会伴有更少的社会支持。
(2)实验法
实验室研究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以及可以测量一些在现场研究中难以测量的因变量,例如记录脑电图等。实验研究的结果虽然能够做出最可靠的因果推论,但是如果在实验室里控制了太多的变量,就会限制实验结果的推广,导致外部效度偏低。另外,在实验中让被试处于人为的拥挤、噪音等实验条件中往往是不道德的,因此实验研究多采用动物被试。
(3)现场研究
在真实环境中进行的现场研究,可以弥补实验室研究的某些不足。现场研究更接近真实的情境,生态效度往往比较高。但是,现场研究通常比较繁琐,对人力、物力和花费的要求也比较高;而且缺乏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因此在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时必须谨慎。
萨格特、麦金托什和韦斯特曾在曼哈顿的宾夕法尼亚火车站做过一个现场研究。他们把被试带到火车站,测定拥挤对操作和情绪的影响。实验的主要自变量是密度,通过选择进入火车站的时间(交通拥挤的高峰时段或空闲时段)来操纵。研究者给被试一份清单,要求他们在车站内完成42 个任务,如查找电话号码,寻找售票处,在报摊买东西等。要求在30 分钟内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所完成任务的数量是一个因变量。接着,被试还要填写一份描述自己情绪的等级评定量表——情绪形容词检查表,评定的结果作为第二个因变量。实验的结果说明拥挤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需要用知识去完成的任务,因为被试在高密度条件下完成了大约25项任务,而在低密度条件下则完成了大约29项任务。另外,等级量表证实了被试在拥挤的条件下感到更多的焦虑和多疑。这就是一个标准的现场研究,虽然实验设计和结果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实验中存在时间和密度的混淆),
但该实验的确反映了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特色。
(4)观察法
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环境心理学也同样适用。不过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观察法一般并不单独使用,而是与现场研究或实验室研究结合起来,作为观察被试行为的手段。例如,在现场研究中,研究者经常采用无干扰观察来记录被试的行为,以获得更加真实的反应。此外,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者还通过观察物理线索,来了解个体和环境的关系。例如,环境心理学家韦布和他的同事提供了许多如何在研究中使用物理线索的例子。他们指出,磨损和修补的情况可了解图书馆中图书的使用情况,博物馆里地毯和地板砖的磨损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哪些是受欢迎的展品。
(5)档案研究法
档案法是指使用非学术的档案资料来进行研究的方法,档案资料通常是书面文件,如书籍、手稿等。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看,档案资料可以是一直持续的社会记录,如统计数据、通讯录、报纸和过去的各种调查结果,也可以是私人的,如日记、信件或公司的销售记录。尽管档案法在许多方面都很有用,但是,从档案研究得到的资料和数据并不具有代表性。从档案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可能并不具有代表性,因为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平等的机会被保存下来。另外,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发生事件的环境或许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被试的主观因素也很难再恢复到当初的状态。因此,环境心理学家在使用档案资料时,必须了解档案研究的这些局限,以确定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并不局限于严格的实验法,而是比较灵活地采用实验室研究、现场研究等多种方法,研究中的变量也相应地具有其特殊性,从而形成了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特色。
26.研究者是怎样对个人空间圈进行实验研究的?
答:研究者是如何设计实验来研究个人空间圈的呢?一般来说,个人空间圈实验有两种设计思路,一种是在实验中让被试的个人空间圈被侵犯,另一种则相反,是在实验中让被试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圈。
(1)个人空间圈被侵入的设计,是让被试的个人空间圈被侵犯,然后观察被试
的行为,记录被试的反应。
以精神病医生金泽尔的研究为例说明这类设计。金泽尔在一项实验中采用止步距离法对暴力和非暴力囚犯的个人空间圈进行了比较。在这个实验中,自变量之一是被试变量,将囚犯分为暴力型(对他人施加身体伤害)和非暴力型。实验过程中,每一名囚犯站在一个长、宽均为20英尺的空房间中央。然后,实验者从八个不同方向(这是第二个自变量)中的任一方向靠近囚犯,直到囚犯感觉太近喊“停”为止。实验的因变量是当囚犯喊“停”时,实验者与囚犯间的距离。实验的控制变量是房间和实验者,整个实验中实验者都是同一个人。实验结果清楚地表明暴力型囚犯的个人空间圈大于非暴力型囚犯的。亚当斯和祖克曼采用了新的自变量来重复金泽尔的方法。实验中个人空间圈是由置身于强弱照明条件下的28名女大学生来确定的。实验的结果与金泽尔的研究非常相似,弱照明时的结果对应于暴力型囚犯,强照明结果对应于非暴力型囚犯。也就是说,弱照明时个人空间圈较大。
(2) 侵入他人个人空间圈的设计,是创造条件让被试侵入他人的个人空间圈,然后观察被试的行为,记录被试的反应。
贝尔富特、胡普尔和麦克莱曾设计了一个让被试入侵实验者的个人空间圈的研究。在这项现场研究中,实验者始终坐在一个饮水处附近假装读书,如果有人要喝水就不得不侵入实验者的个人空间。自变量是实验者和饮水处之间的距离。这个自变量有三种水平:1英尺、5英尺或10英尺。其中10英尺一个控制条件,因为这个距离已经远远超出了实验者个人空间的界限。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一位主试的助手在隐蔽的位置,记录在三种实验条件下经过饮水处的人数。因变量是路过的人(也就是被试)中去饮水处饮水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当实验者距饮水处1英尺时,只有10%的人饮水;5英尺时18%的人饮水;而当10英尺远时,有22%的人去饮水。
鲁巴克和斯诺也设计了一项类似的研究。他们选择在一个购物中心进行实验。实验的一个自变量是不同种族的人(白人和黑人)。实验中,白人被试或黑人被试使用饮水处时,分别有一名白人或黑人男子在距他们4英尺(远距离)或2英尺(近距离)处,距离是另一个自变量,也分为两个水平(远距离和近距离)。因变量是被试在饮水处停留的时间。结果出现种族与入侵水平的双向交互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某一种族的被试被不同种族的人入侵,他们通常会在饮水处呆得更久些,即白人被黑人入侵时会比被同种族的白人入侵时在引水处停留更长的时间。因而,在被不同种族的人入侵时,饮水者(被试)会表现出更大的领属范围。研究者由此推论说,他们的材料显示了人们下意识的种族主义,即他们的较长停留时间表现出了被动的攻击性。
无论是从空间被入侵还是侵入他人空间的角度来设计的研究,都证明了存在着一个环绕着个体的缓冲区——个人空间圈。
27.试评述现场实验法。
答:现场实验法是指在真实的现实情境中,对被试的行为进行一切可能的控制,来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关系。与实验室实验法相比,它具有真实、自然的特点,其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和外部效度较高,研究结论的推广性较好,因为实验就是在所需推广的情景中进行的。对于工程心理学这一应用学科来说,现场实验法可谓是研究的首选。下面以具体的研究实例来加以说明。
马隆和柯克帕特里克在1977年时进行了一项现场实验。20世纪中叶,交通安全逐渐成为工程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每年,由于交通事故而死伤的人数不断上升。据美国国家安全部门统计发现25%之多的汽车失控事件和7.4%的致命事故都涉及追尾事故的发生。有鉴于此,马隆和柯克帕特里克在华盛顿地区对出租车进行一项现场实验,以测验刹车灯的不同外形与汽车追尾相撞事故之间的关系。
马隆和柯克帕特里克将2100个出租车司机均分为四组:三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依据年龄、性别和有无事故的历史对司机进行匹配。实验的自变量是车尾部刹车灯的安装情况。实验中,刹车灯有四种安装格局:(1)当时所有汽车正在使用的刹车灯格局,即在汽车较低的两侧安装两个刹车灯,控制组车辆的刹车灯就使用这种格局,即不对其刹车灯进行任何调整;(2)汽车中央的高位刹车灯;(3)独立的双高位刹车灯;(4)对现形的刹车灯进行了调整,即将刹车和转向独立开来。分别按照(2)、(3)、(4)的安装格局安装三个实验组车辆的刹车灯。实验的因变量是车辆在一年中发生的追尾碰撞事件。在此项研究中,所有的出租车司机在不同的路况和气候的情况下行驶了6000多万公里。
结果马隆和柯克帕特里克发现:使用中央高位刹车灯的司机比安装其他形式
刹车灯的司机经历较少的追尾事件。在四种实验条件下追尾事件的数量。可见,与控制条件(现存的刹车灯格局)相比,在安装中央高位刹车灯的情况下,追尾事件的出现率少54%。并且即使事故发生,和控制条件相比,有中央高位刹车灯的车能使追尾事件的破坏程度降低38%。马隆和柯克帕特里克推测,这种刹车灯的安装格局会使尾随车辆的司机在面临危险时,更快地刹车,从而降低了相撞时的速度和彼此的破坏程度。当出租车装上中央高位刹车灯后,是什么使得尾随车辆的刹车加快了呢?马隆和柯克帕特里克推测是由于中央高位刹车灯的安装格局接近个体正常视线的缘故,也就是说,刹车灯刚好位于司机驾车时通常看到的位置。
马隆和柯克帕特里克的研究是在日常驾驶这一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租车司机发生追尾事故的真实情况,外部效度较高,一般来说,可以直接将研究的结论推广到真实生活中。事实上,后来美国车厂出产的所有新车都要求配备中央高位刹车灯。
然而,现场实验也有缺点,由于控制不够严格,结论有时会受到许多无关变量的污染。比如:在上述研究中,虽然马隆和柯克帕特里克已经依据年龄、性别和有无事故的历史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司机进行了匹配,但是这种匹配也很难保证为期一年的研究中不会发生任何变故。实验的被试量相当大,共2100个司机,很难想象如此多的司机在如此长的研究周期中没有任何变化,可能有些司机在中途转行了,这就会使得原本匹配的实验组或控制组少一些被试,破坏原来的匹配情况。莫蒂默的研究就发现高位刹车灯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使事故减少50%。还有调查显示它的实际收益也许只有22-35%。这些数据都表示马隆和柯克帕特里克的实验结论也许已经受到了污染。
28.论述心理负荷的测量方法。
心理负荷水平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种:次要任务法、主观评定法、心率测量法。
(1)次要任务法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次要任务法测量心理负荷水平。所谓次要任务就是在执行重要任务(首要任务)过程中所插入的一项无关任务。若主要任务的心理负荷很高,人们就没有能力进行次要任务,若主要任务心理负荷低,剩下的心理
资源便可以用来完成次要任务,所以次要任务的成绩可以作为首要任务所需注意力或是心理负荷水平的指标。实验中常用的一些次要任务为:
a)节奏性敲击任务:要求被试在完成主要任务的同时,以尽可能精确的时间节奏用手或足进行敲击。在实验前,必须要对被试进行训练,使被试在单一敲击任务中的时间节奏精度达到某一稳定水平。实验中,由于加入了首要任务,被试的心理负荷加重,敲击的时间节奏精度会下降,主要任务的负荷越重,精度下降就越厉害。
b)时距判断任务:要求被试在完成主要任务的同时,对消失的时距进行判断。例如要求每隔10秒种敲击一下手指或发出一个信号。这一任务也需要在实验前进行预训练,使被试的时距判断达到一定精度。在有主要任务时,判断的稳定性会受到干扰,主要任务的难度越大,心理负荷越重,判断能力就越低。因为可以根据被试时距判断误差的大小来评价主要任务的心理负荷水平。
c)口头报告随机数法:要求被试在完成主要任务的同时口头报告随机数(三位一组或四位一组)。随着主要任务负荷水平的增大,被试所报告的随机数的随机水平就会下降。例如:在进行高负荷的主要任务时,有些被试会报告诸如123、123、123、……的随机数列。但是随机数的随机水平很难衡量,所以现在一般不使用这一次要任务。
d)记忆搜索任务:要求被试在实验前记住一个字母表,实验时,要求被试在完成主要任务的同时,注意屏幕上出现的字母刺激信号,并将所呈现的字母刺激信号与先前识记的字母表进行匹配,判断呈现字母是否是先前识记过的。
e)心算任务:心算任务需要一定的心理资源才能进行,因此,心算任务常被作为衡量主要任务心理负荷的指标。一般所使用的心算任务都是不超过三位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f)选择反应时任务:在反应时一章中,我们曾讲过反应时任务会受到机体变量的影响,被试的心理负荷水平作为机体变量之一,当然也会对反应时的快慢产生影响。所以反应时可以作为衡量负荷水平的指标。
在采用次要任务法测定主要任务的心理负荷水平时,需要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次要任务的选择。次要任务和主要任务间的性质是否一致会直接影响次要任务的干扰度,所以对不同的主要任务,要选择不同的次要任务。一般来说,次
要任务法用来测量心理负荷水平的较为可靠的量化方法。然而,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只适用于实验室中的模拟研究。
(2)主观评定法
在许多真实情景的现场研究中,不适于使用次要任务法,因为起测量的目的的次要任务所引起的干扰作用很可能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为了避免突破被试心理负荷极限的情况,针对真实情景中的现场研究,豪泽和莱斯特指出了两种较为通用的心理负荷测定法——心理负荷的主观评定法和心率测量。
主观评定法是让被试对工作难度、时间压力、紧张心情等主观感受或体验进行主观评定的方法。在完成人机系统操作后,要求被试对他操作时的各个心理负荷因素进行评分,所得分数可以作为他们心理负荷水平的指标。比如:库珀—哈珀量表和NASA(加利福尼亚的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作业负荷指数便为两种用来测量真实情景中飞行驾驶的心理负荷水平的量表。
库珀—哈珀量表要求飞行员对操纵飞机时感受到的飞机的可控程度进行评分。CH量表为10点量表。NASA的作业负荷指数是由NASA的哈特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心理负荷是多维的,每个维度在心理负荷结构中的加权值不同,其加权值随任务类型和情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心理负荷由6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均采用12cm线量表,每线的两端分别表示诸如“高”、“低”一类的双极形容词。飞行员根据飞行中的感受与体验在每一维度量表线的相应处标定其体验的程度。而后按照各维度的加权值求出心理负荷综合指数。
(3)心率测量
虽然在某些真实情景中,不适宜对被试进行过多的测量或要求被试同时进行过多的任务,但仍可对被试的生理指标——心率进行稳定的测量。心率的快慢可以反映任务的紧张程度,也即可以作为心理负荷水平的有效指标。比如:飞行驾驶的现场研究得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结果:飞行员和副驾驶员在平均心率上存在差异。由于飞行员对飞机的安全飞行负责,而副驾驶员只负责航行和通讯,飞行员的心率比副驾驶员高得多,并且飞行员的心率增幅很大,而副驾驶却没有这么大的增幅变化。不过,这种结果并不是由于训练的不同所引起的,因为飞行员和副驾驶员接受同样的训练,并且任何一个飞行员,他在某一飞行中可能是飞行员,而在一次飞行中,便是副驾驶员。也就是说,飞行员和副驾驶员的心理负荷的不
同是由于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不过,对于心率测量的解释并不像次要任务法中的反应时与正确率以及主观评定值的解释,来得那么容易。心率对身体运动也是很敏感的,比如:对上述飞行员和副驾驶员而言,较高的心率更可能反映生理活动而不是心理活动。心率的变化被用来测量心理负荷,而心理负荷则必须与生理负荷分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