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词解释题
1、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体系。
2、价值观:是指人们判断正确与错误、好与坏、重要与不重要的基本观念。
3、态度:是指人们对一些事物的特定感觉和行为方式的持久性倾向。
4、霍夫斯泰德的四分度行为分析:是指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通过调查问卷的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四个主要的尺度分析不同文化中行为方式的差异及其原因。这四种尺度分别是权力距离、回避不确定性、个人主义和男性化程度。
5、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群体,各个社会阶层是按等级排列的,每一个阶层的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
6、权力距离:是指一个社会中不同的组织和机构成员在权力上的差异程度。
7、回避不确定性:是指不同文化中社会成员对不确定性风险的接受程度,即人们感觉到不确定性的威胁并建立制度和信念来减少或回避这一不确定性的程度。
8、文化变迁:是指文化不是固定不变的,文化像是一条流动的河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的文化支流的汇入,各种文化本身也在发生变化。
三、简答题
1、文化的基本构成因素有哪些?
答:(1)价值观和态度;
(2)语言;
(3)教育;
(4)习俗和风俗习惯;
(5)宗教与伦理;
(6)物质文化。
2、商业文化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答:(1)工作态度;
(2)激励动机;
(3)时间观念;
(4)同僚文化;
(5)空间文化;
(6)着装文化。
3、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不同文明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显示自己的崇高地位。
四、论述题
试论述个人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群体主义的社会结构。
答:根据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基本倾向可以将人们的价值观、态度和信念区分为个人主义的和集体主义的。具有比较强个人主义倾向的国家高度重视个人独创性和成就,重视个人自主的经济保障,鼓励人们个人奋斗而不是依赖集体。而那些具有比较低的个人主义倾向的国家则更加重视集体决策和对集体的依赖,成就和共享往往被归结为集体的努力。
五、案例分析题:
日立公司企业文化的变化
日立(Hitachi)公司是日本著名的公司,创立于1911年,2000年销售额达到了718亿美元,接近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2%,名列《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23位。
公司创始人鲇川义介是典型的日本人,每当有新员工加入,鲇川义介都要对他们进行关于“和为贵”的教育。最初,在日立公司管理人员和工人穿同样的工作服,员工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员工可以免费住在公司的宿舍里,员工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都相互依赖。在决策中采取集体协商制度,管理层在决策前要不厌其烦地征求下级的意见,在用人制度上实行终身就业制。
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立公司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收入的提高使得员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生活上依赖公司和同事,个人生活变得日益多样化,相互信任和和谐的同事关系所依赖的基础开始松动。在决策制度和用人制度上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强调一致决策和终身就业。同时,随着公司业务的国际化,日立公司越来越重视对其他文化的学习和适应。1991年,日立公司甚至建立了一个部门来培训经理们学习其他文化。现在的日立公司非常重视选派员工到海外公司接受较长时间的在职培训,并开始引进一些国外的管理人才,鼓励员工像欧美的员工一样发挥着个人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日立公司企业文化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其传统价值观的?
答:经济发展伴随着价值观从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的转变,日本集体主义的文化逐渐衰落,大家更强调个人主义,人们更多地关注他们自己的需求。
2、你如何看待日立公司企业文化的变化?
答: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文化——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社会文化——都是一成不变的,但企业文化只有与社会文化保持一致性,与时俱进,企业才能取得商业成功,适应社会文化的企业文化的变革必然会取得商业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