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计算题
1. 大华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4年9月26日大华公司与M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大华公司于2005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 000台,每台1.5万元。2004年12月31日大华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14 000台,单位成本1.41万元。2004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05万元。大华公司于2005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 000台,每台1.5万元。大华公司于2005年4月6日销售笔记本电脑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2万元。货款均已收到。大华公司是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编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并列示计算过程。
编制有关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由于大华公司持有的笔记本电脑数量14 000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10 000台。因此,销售合同约定数量10 000台,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超过的部分4 000台可变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1)有合同部分:
①可变现净值=10 000×1.5-10 000×0.05=14 500(万元)
②账面成本=10 000×1.41=14 100(万元)
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0
(2)没有合同的部分:
①可变现净值=4 000×1.3-4 000×0.05=5 000(万元)
②账面成本=4 000×1.41=5 640(万元)
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5 640-5 000=640(万元)
(3)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640
贷:存货跌价准备 640
(4)2005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 000台
借:银行存款 17 5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 000(10 000×1.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 55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 100(10 000×1.41)
贷:库存商品 14 100
(5)2005年4月6日销售笔记本电脑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2万元
借:银行存款 140.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100×1.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1(100×1.41)
贷:库存商品 141
因销售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640÷5 640×141=16(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6
贷:主营业务成本 16
【答案解析】 注意: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没有合同价格,则需要将该类存货区分为合同价格约定部分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部分,分别计算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应的成本比较,以分别确定是否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由此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销。
2. 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的原材料--A材料账面余额为88 000元,市价为750 000元,用于生产仪表80台。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下降,用该材料生产的仪表的每台市价由2 600元降至1 800元,但是,将A材料加工成仪表,尚需发生加工费用64 000元。估计发生销售费用和税金为4 000元。
要求:(1) 计算用A材料生产的仪表的生产成本;
(2)计算2006年12月31日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3)计算2006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并编制计提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用A材料生产的仪表的生产成本=88 000+64 000=152 000(元)
(2)用A材料生产的仪表的可变现净值=1 800×80-4 000=140 000(元)
因为,用A材料生产的仪表的可变现净值140 000元小于仪表的生产成本152 000元,所以,A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 800×80―64 000―4 000=76 000(元)
(3)2006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88 000-76 000=12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2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 12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