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经济类 >> 中央银行概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中央银行概论》精选题及答案(10)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9年6月4日]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 中央银行法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P31~32)

  (1)中央银行法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2)中央银行法要经过国家的制定或者许可;

  (3)中央银行法具有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保证其实施;

  (4)中央银行法具有规范性,不论成文法还是不成文法,均要明确规定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行为规则。

  2. 简述中央银行实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答案:(P243~244)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全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币运行及信用活动的中心,金融的状况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和全局性。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对金融业的监管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2)金融业是一个存在诸多风险的特殊行业,又关系千家万户和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若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将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良好的金融秩序是保证金融安全的重要前提,公平竞争是保护金融秩序和金融效率的重要条件。

  (4)金融监管是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的保障。

  3. 简述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体制。

  答案:(P55~56)

  (1)领导的组成。《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0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设行长1人,副行长若干人。

  (2)领导的产生方式。《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0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免。

  (3)领导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1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行长领导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副行长协助行长工作。

  4. 简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选择的标准。

  答案:(P103~104)

  (1)可控性。即能为中央银行所控制和调节。

  (2)可测性。即中央银行能迅速准确地得到有关中介目标的数据以便观察、分析和监测。

  (3)相关性。即中介目标要与最终目标之间有密切的、稳定的、统计上的数量关系。

  (4)抗干扰性。即中介目标的选择必须是那些受外来因素和非政策因素干扰程度较低的经济变量。

  (5)与经济、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2分)

  1. 金融稳定主要框架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P278~280)

  (1)币值稳定。币值稳定既是金融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一国金融稳定的重要内容。相对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给市场交易主体以稳定的预期,保持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支付结算体系稳健高效运行。支付结算体系是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付经济、金融运行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核心基础设施。支付系统作为各种支付工具的应用和资金运行的通道,其运行质量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和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中央银行组织运行的作为支付系统核心的现代化支付系统,是连接国内外银行的重要枢纽和桥梁以及商品交易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大动脉,对金融稳定更是具有系统性影响。

  (3)银行业稳定。银行业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规模、数量以及与支付清算体系的“天然联系”及其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决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4)宏观金融体系运行良好。中央银行作为一国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和支付清算体系的提供者和维护者,应立足于维护整个宏观金融体系的稳定,而不是仅仅维护某一个金融机构的稳定或某一类金融机构的稳定。

  (5)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金融监管治理与金融体系稳定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即有效的监管治理与金融体系的稳健密切相关,并由此影响金融稳定。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主要包括:建立包括法律规章的监管框架、日常监管和危机管理。金融体系稳定的经常性监管主要依赖三根支柱:单个银行的监管、系统稳定的监管和金融基础设施的监管。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j1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