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D 5、D 5、C 7、C 8、A 9、D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 、 A C D 2 、 A B C E 3 、 A C E 4 、 B D E 5 、 A C E 6 、 A B E
7、 A B C E 8 、 A B E 9、 ABDE 10、 ACD
三、是非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错 5、错 6、错 7、对 8、错 9、对 10、错
四、名词解释
1、中间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
2、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的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3、金融创新是指通过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新的金融市场、新的组织机构与经营方式以及新的制度安排构成的对金融结构及运行机制产生的变革
4、混业经营——又称全能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各种期限的存贷款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等。
五、简答题
1、简述商业银行性质。它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何在?
答: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
其次,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币资金、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再次,商业银行也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1) 不同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为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提供金融服务。而中央银行只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创造基础货币,并承担制定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监管金融机构的职责。
(2) 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并吸收活期存款;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只能提供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金融服务。
2、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
答案要点: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的主要功能有:
(一)信用中介。(二)支付中介。(三)信用创造。(四)金融服务。
3、什么是中间业务?什么是表外业务?两者是同一个概念不同表述吗?请简要分析之。
答:中间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的业务。
严格来说,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是有区别的。
(1)从会计处理角度而言,所有的表外业务都属于中间业务从银行开展业务的角色而言,银行办理传统的中间业务时,一般充当中介人的角色;而银行在办理表外业务时,银行既可以是经纪人,又可以作为自营商。
(2)从与表内业务的关系和银行承担的风险角度而言,传统的中间业务一般不发生由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的转化,承担风险相对较小,而或有负债性质的表外业务,存在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转化的可能,承担风险就大。
国外商业银行通常将中间业务统称为表外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所有的中间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构成银行或有负债的风险较高的表外业务。中国商业银行一般将广义的表外业务称为中间业务。
4、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
答: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1)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随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和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的能力。
(2)安全性原则是指银行具有控制风险、弥补损失、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的能力。
(3)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力求获得最大利润,以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5、促进金融创新的原因是什么?
答: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的飞快发展对金融业务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促使其不断突破原有的模式来满足这些需求,具体地说:①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金融业只能依靠不断创新才能维持和扩展生存空间,②经济环境中的风险性增大,尤其是通货膨胀率和市场利率变化莫测,金融业需要新的投资工具来规避风险;③技术进步,尤其是电子技术进步,为金融信息化、电子化提供了便利;④金融管理环境的变化,促使新业务新工具出现以逃避严格的金融管制。
六、论述题
1、试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答案要点: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及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四个阶段。
(1)资产管理(The Asset Management)
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商业银行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环境下,在当时较稳定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管理。
资产管理依其提出的顺序又有以下三种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The Liability Management)
20世纪6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有资产管理转向负债管理为主。
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主动性负债,即通过“购买”资金来实施。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伴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而产生。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思想:在资金的配置、运用以及在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根据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及银根松紧等变动情况,对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进行协调和配置,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在某种特征上的差异,达到合理搭配的目的。
(4)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In Balance-Sheet and Off Balance-Sheet Management)
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进行控制和监管,同时也为了规范不同国家的银行之间同等运作的需要,198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的目的:一是通过协调统一各国对银行资本、风险评估及资本充足率标准的界定,促使世界金融稳定;二是将银行的资本要求同其活动的风险,包括表外业务的风险系统地联系起来。
《巴塞尔协议》的通过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完善与统一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