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经济类 >> 货币银行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货币银行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1章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6月26日]  【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D 5、D 6、A 7、C

  8、B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CD 3.ACDE 4.ACE 5.ABC 6.ABCDE 7.ABCE 8.BCE 9.AC 10.BCD

  三、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6、错 7、错 8、错9、错 10、错

  四、名词解释

  1、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构成。

  2、无限法偿:是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3、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

  4、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不蒙受损失的能力。

  5、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6、劣币驱逐良币律:即格雷欣法则,在金银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平行存在。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所谓“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所谓“劣币”)则充斥市场,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五、 简答题

  1、什么是货币制度?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其构成要素有:

  (1)货币材料的确定。

  (2)货币单位

  (3)本位币、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

  (4)发行准备制度。

  2、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地划分货币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答: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