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错觉: 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知觉的整体性 : 它是指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的基本特征.(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客观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感觉后象:作用感受器的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短暂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象。
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不同刺激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二、选择
1. 差别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b)
a.小 b. 高 c. 不变 d. U形变化
2.一般而言,绝对感受性提高,那么与绝对阈限的数量是( c )
a. 不变 b. 升高 c. 降低 d. U形变化
3.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d)
a. 联觉 b. 感觉后像 c. 感觉对比 d. 感觉适应
4.把一个灰色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就显得暗些,这是(c)
a. 联觉 b. 感觉后像
c. 感觉对比 d. 感觉适应
5.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是(b)
a. 联觉 b. 感觉后像
c. 感觉对比 d. 感觉适应
6.用刀子沿着玻璃边擦出来的吱吱声,往往会使许多人的皮肤产生寒冷的感觉,这是(a)
a. 联觉 b. 感觉后像
c. 感觉对比 d. 感觉适应
7.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歌曲,属于(B)。
A.感觉 B.知觉 C.观察 D.思维
8.容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成为知觉选择地对象的刺激物是(D)。
A.在运动的背景上继续运动的物体 B.强度大,对比不明显的刺激物
C.在空间上距离远,不连续的刺激物 D.形状相似的一组刺激物
9.人体所产生的饥饿、便意、呕吐等感觉属于(D)。
A.肤觉 B.平衡觉 C.运动觉 D.机体觉
10.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C)。
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11.单一的持续的强烈刺激使感受性(A)。
A.降低 B.增强 C.不变 D.变化不明显
12.由于弱光的持续作用,致使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叫作(D)。
A.感觉适应 B.感觉能力 C.明适应 D.暗适应
13.感知觉反映的是(C)。
A.经历过的事物 B.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当前出现的事物 D.今后一定会出现的事物
14.感受性是指(A)。
A.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B.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C.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D.感觉阈限跟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
1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是指(A)错觉
A.时间 B、运动 C、 大小 D、方位
上一篇:2018自考心理学精选试题(2)
下一篇:2018自考心理学精选试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