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文学类 >> 中外民俗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中外民俗》章节复习题及答案:第1章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7月11日]  【

自考《中外民俗》章节复习题及答案:第1章

  第一章 民俗概述

  一、名词解释

  1. 民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2. 风俗: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他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二、简答论述

  1. 民俗的分类

  (1)经济民俗: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包括生产、居住、饮食、商贸、服饰、交通等民俗。

  (2)社会民俗: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包括家庭乡里、人际交往、人生礼仪、岁时节日等民俗。

  (3)信仰民俗: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包括民间信仰、巫术、禁忌等。

  (4)游艺民俗: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口头语言、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

  2. 民俗的特征

  一、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民俗的模式性也称为类型性,是指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彼此相似性。

  二、 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

  传承性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体现了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播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这种传播有两种方式:民族迁徙和方式采借。

  三、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民俗形成后会随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稳定而相对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变异性指民俗传播过程中内容和形式的变化。

  四、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

  民族性一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二是指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地理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民俗。地域性指民俗在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地理特征和乡土气息。如八大菜系(鲁川粤苏浙湘闽徽),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

  五、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

  主要表现于信仰、崇拜、巫术、禁忌、占卜等活动上。

  3. 民俗的社会功能

  1) 民俗的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个人行为过程中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人际关系、尊老爱幼、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等。

  2) 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作用。在很多地方起到乡规民约的作用。

  3) 民俗的娱乐功能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快乐和愉悦的调节作用。包括民间歌舞、游戏、竞技和杂艺等。如苗族的芦笙节、斗马节,侗族的花炮节、多耶舞,瑶族盘王节,佤族木鼓节,傣族泼水节等都具有娱乐的性质。

  4) 民俗的审美功能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和悦神悦意的审美作用。

  5)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是社会成员保持凝聚力和向心力。

  4. 民俗的形成

  民俗源于社会生活,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经济的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经济基础对民俗的产生起着最后的决定作用。

  二、政治的原因。封建统治对民俗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体现为各种民俗事象的迷信色彩,如婚姻丧葬、起房架屋、人生礼仪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信仰和禁忌等都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

  三、宗教的原因。原始宗教和现代宗教都对民俗产生起过深远影响,比如原始宗教的一些仪式直接发展为后来的民俗活动,一些祭祀活动也演变成节日等民俗内容

  四、地域的原因。不同的山川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民俗和习惯,这表现出民俗对自然环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也体现出民俗之间的差异性。比如游牧民族要逐水草而居,“蒙古包”“吊脚楼”等民俗现象都是地域选择的结果。

  5、民俗与旅游的辩证关系

  一、民俗文化对旅游的作用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块,中国的民俗旅游资源: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地域覆盖面广,地方色彩浓;民族特点鲜明,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2、民俗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旅游接待地的经济效益。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效益可观。

  二、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

  1、民俗促进了民俗文化交流与传播。现代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中除了获得美的享受之外,还获得新的知识。

  2、旅游促进了当地民俗文化的现代化。旅游会把现代文明带进民族地区,打破传统文化的封闭状态,使得民族文化沿着多元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开拓眼界,促进民族地区的文明发展程度。

  3、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注意到文物古迹、人文风俗的保护工作。

  三、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消极作用

  1、民俗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随着旅游的发展,外来文化会对当地文化进行冲击,从而淡化甚至同化民俗文化;另一方面过分地、夸大地宣传会使得民俗文化失真、庸俗化。

  2、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由于旅游者的涌入,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会因商品化而受到歪曲并失去价值。异地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随之,民风淳朴也会丧失,还会出现崇洋媚外等,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