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答:一、历史功绩
1、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2、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思想素材
如:①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人人参加劳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②主张有计划地组织生产;③提倡政治民主,选举官员;④共产主义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成为快乐的要素。
3、空想社会主义论证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1、其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
2、没有找到通向社会主义的正确的道路
3、没有找到改造社会的主力军
2.为什么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答: 1、唯物史观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了社会变革的的物质经济根源;
②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③唯物史观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科学社会主义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局限性,论证了被代替的必然性;
③揭示了无、资对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
3.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有哪些探索,这些探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一、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前,列宁提出把苏维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中间阶段: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维埃---无产阶级专政;没有必要立即消灭私有制、资本主义,在土地国有化和银行国有化的条件下,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二、战时共产主义计划
第二次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实行直接过渡
战时共产主义: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体制,国家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用于战争需要。该政策以军事行动为特征,以余粮收集为核心。
⑴工业加速实现普遍国有化;
⑵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
⑶实行贸易垄断,禁止自由贸易,取消商品。
三、新经济政策
①以粮食税代余粮收集制;
农村的余粮收集制“它是我们在1921年春遭到的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主要原因”。
②利用商品货币;
国家允许私人商业资本活动,国家只进行必要的调节。确定自由贸易原则,工资货币化。
③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利用国家资本主义
直接同国家政权联系并受国家控制或监督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
有全部国有化改为部分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
④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计划委员会,运用价值规律和货币、信贷、商业、财政等手段调节经济。
新经济政策,不仅在危难中挽救了苏联,同时创造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模式。
四、列宁许多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意义:
①渐进、过渡方式建设社会主义;
②把生产力作为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③通过合作化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④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⑤革新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
⑥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4.试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点、历史成就及弊端。
答:一、苏联模式的主要特点
1、经济方面:
①经济结构—保证重工业优先高速发展;
②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
③否认和限制商品生产、商品流转范围;
④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
2、政治方面:
①行政权力日益增强,得不到有效监督;
②一党独存,缺乏政党协商与合作的政党制度。
③以党代政;
④自上而下的干部委及形成事实上的干部终身制.
3、文化方面:文化团体由国家垄断,实行严格集中控制。
二、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
1、它是社会制度一个质的进步;
①2007年6月,俄罗斯的教科书是这样评价斯大林的“斯大林是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
②在短时期内实现了工业化;
③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2、在短时期内实现了工业化
只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就使苏联的工业生产值超过德国英国和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工业大国。
3、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十几年内,钢产量、石油产量、机械设备得到迅速发展。苏联的武器装备占有一定的优势。到了卫国战争的第二年,苏联的坦克就比德国法西斯多。
三、弊端:长期以来苏联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原因:
1、赫鲁晓夫不能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原因:
①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局限性。他是反对斯大林的一些错误。没有认识到这仅仅是第一步,他没有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
②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从来没有离开过斯大林模式的大框架。
③赫鲁晓夫在改革中,虽然理论上有一定的变化,但并没有摆脱斯大林“左”的教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