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一)根据下述事实,指出不符合GB/T19001—ISO9001中最适用的条款,并说明理由:
1. 六车间装配工段在对批号为NO.123的60件零件进行了焊接工序以后,遗漏了超声波检测,到发现时,60件零件全部完成,无法再进行超声波检测了。
答:不符合8.2.4条款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2. 在小型开关组装车间有一把编号为NO.234的力矩扳手,已使用两年多了,从未检查过是否还能把螺丝精确地拧紧到规定的力矩。
答:不符合7.6条款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3. 在生产线上,用作清洗的溶液槽的槽内温度控制每天的记录中几乎都是30。C,按作业指导书其温度控制范围为35。C—40。C之间,操作人员说这一温度控制并不重要,而且以前也从未因此出现过问题。
答:不符合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4. 公司对一供方评估判定为不合格,结论为取消此供方,但在采购部保存的合格供方清单中仍然发现了这一供方,采购人员解释说由于这一家供货价格比较便宜,所以暂时没有取消它。
答:不符合7.4.1 采购过程
5. 在业务部门发现五份顾客投诉产品质量的信件,但没有发现对此投诉处理的记录,业务员解释说,这类问题属于顾客使用不当引起,所以无需处理。
答:不符合7.2.3 顾客沟通
6. 生产线堆放了二箱产品无任何标识,检验人员说其中有一箱产品刚刚判定为不合格,由于工作比较紧张,一般要等临下班前再交有关人员处理。
答:不符合8.3 不合格品控制
7. 在成品检验室发现有一批产品判定为不合格,审核员问这批产品现在何处,检验人员说这批产品已经全部返工,所以未经检验室检验出厂了。
答:不符合
8. 采购部门在未征得设计、质量等部门意见的情况下,就从天门市一家新的分供店—天门橡胶制品厂,以很低的价格订购了6—15的橡胶密封环。
答:不符合8.3 不合格品控制
9. 某化工厂在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时,针对不同部门组成审核组,在对四车间审核时,由质量办主任任审核组组长,三车间主任和四车间技术副主任组员,因为他们两人对四车间的流程、设备、工艺和人员等最了解。
答:不符合8.2.2 内部审核
10. 某汽车厂生产了一批新型卡车,投放市场后,用户纷纷来信申诉说这种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已超过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规定,使用时被交通管理局及环保局罚款,有的城市已明令禁止使用这种汽车。
答:不符合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11. 审核员在元器件仓库中发现六个箱子标有“需方来件”字样,仓库主管解释说,这是用户送来的一批特殊电子元器件,指定安装在为他们生产的产品上。审核员问对用户提供的元器件是否经过验证,仓库主任说:“这些元器件既然由用户提供,质量当然由他们负责,我们不验证,再说,对这样的尖端产品我们根本就没有检验的手段。”
答:不符合7.5.4 顾客财产
12. 机床厂总装车间在总装一批批号为NO.238的10台X62W型铣床时,发现每台铣床的主轴箱中两个关键齿轮(NO.3,NO.4齿轮)的检验报告还未完成。为了抢进度,经检验科及质量管理办同意,在作好标志及记录的情况下例外转序,先进行总装配。总装完成后,专职成品检验员就进行了成品检验,且顺利通过。此时,20件齿轮的检验报告也出来了,表明性能全部合格。检验科就签发了合格证,并通知销售科可以发货。
答:不符合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3. 审核员同检验科长到生产办公室时,正碰上副厂长很生气地与用户交涉,副厂长对审核员说:“这位用户订货时间紧,要求三个月交货,机架要求用Y材料,我们接下任务后发现Y材料这三个月根本买不到,改用了X材料,经权威机构检验,X材料更好,用户外行,扯皮。”
答:不符合7.2.3 顾客沟通
14. 审核员在审核某工程公司08工程时,没有找到编号为101建筑物的基础检验记录,而按该公司施工程序,重要基础浇灌混凝土前应作好混凝土检验记录。现场检验员解释说,这几天工地检验任务特别多,我要跑十几个地方,那天我赶到建筑工地,101建筑物基础已经浇好了,而工地施工组长说:“那天混凝土车到了半个多小时也找不到检查员,我们只好先浇灌了,不然混凝土在车内时间太长,会变质的。”
答:不符合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5. 审核员来到电缆厂的进料化验室,发现有一批从广平铝材厂进货的 16的铝杆的化验单上测得的电阻率大于规定的电阻率,被判为不合格品,但在“处理”一栏中写着“工艺试验后再定”,并有副总工程师的签名。化验员解释说,一般情况下,电阻率超过规定要求,我们就判为不合格并退货,但如果电阻率超过规定很少,例如在5%以内,就与铝材厂协商,在本厂内做初挤拉工艺试验,初挤拉到 10左右如电阻率下降到规定值以下,就可以作为合格原材料使用。审核员要求看几份这程返工品的复测单,化验室找出了三份,上面都有工艺试验记录和复测数据,在“处理”一栏中副总工程师批示“可以使用”并有签字,审核员要求出示这种做法的书面程序,化验室主任说,目前还没有书面程序,但大家都认为副总工程师的这种做法很合乎情理,铝材厂支付了全部工艺试验费用,又省得往返运输不合格品。
答:不符合8.3 不合格品控制
16. 审核员首先来到检验部办公室,审核员注意到有一个箱子,箱子里装有8个相同的零件(代号为A2513),每个零件上都贴有“不合格”和“急用”两种标签。审核员问检验部经理这些零件为什么在这里堆放?检验部经理解释说,这批零件共16个,前两天才到货,比合同规定晚了三个星期,因为合同很急,经请示总工同意后,8个零件来不及检验就送去加工了。检验部经理说按程序规定,他自己就有权批准放行,但为慎重起见,还是请示了总工,所以在其他8年零件上贴有“急用”标记,今天上午刚开始检验就发现这8个零件不符合技术规范,我们就在这几个零件上又贴上不合格标签,以作标记,审核员问那8个已加工零件现在何处?检验部经理说,8个A2513零件加工后,装在一批用于出口的成品,并且已经发了货,审核员问是否知道8个A2513件装在哪个成品上,检验部经理说,由于用的太急,那8个已加工零件未作任何记号,现在无法判定发现那里去了。
答:不符合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17. 审核员已返回采购部,对A2513零件的采购情况进行了解。采购部经办人员讲,原来的协作单位因为设备坏了,生产要停一段时间,不能满足货期要求,只好找新的协作单位,这家厂新报价较低,他们寄来的样品和工厂说明书宣传自己产品质量也很好。
答:不符合7.4.1 采购过程
18. 审核员接着与随同人员到塑料制品车间,在车间发现单独堆放着一批产品的塑料外壳。车间主任介绍,这堆外完是要报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划伤和磕碰。审核员在生产线上,又发现了不少划伤和磕碰的产品。在车间办公室,审核员请主任出示产品不合格记录,车间主任拿出95.8—96.2的不合格记录,发现车间每个月都对划作、磕碰率作了统计,这七个月分别为27%、29%、32%、24%、25%、27%、29%。审核员问车间主任,为什么不采取措施减少操作呢?主任说,这些多是因搬运、存放造成的,当95年10月损伤超过30%,我们非常重视并采取了措施。11月初我们开了全车间大会,每个班组制订了保证书,增加了责任心,所以后几个月都低于30%,11月份损伤率只有24%,审核员又查阅了车间主任签署的“纠正措施”内容是近期召开大会采取纠正措施使磕碰率降低为29%以下,纠正期限为95年12月。
答:不符合8.5.2 纠正措施
19. 审核员离开了生产车间来到成品库,外面正下雨。市场部经理在门口等候了。审核员发现待包装出厂的产品其外观比较好。审核员抽查了包装箱内产品合格证,核对了证书和产品标识的正确性。审核员看到包装箱是木制的,箱上有:“小心轻放”和“小心雨淋”等字样和图案。市场部经理说:产品比较娇气,所以我们在包装存放和运输过程中比较注意严格按我们的有关规定执行。正在这时审核员看到带雨蓬的大卡车来接货,审核员注意到车厢里有不少积水,并问经理这卡车是货主的吗?经理说:不是的,我们为了更好向用户服务,短途的客户我们都是用车送货上门的。审核员问:这车队是你们经销部管吗?经理说:前几年是我们经管的,现在厂里把这运输车队单独成了一个运输公司,以便向外拓展业务。审核员问:运输公司是否纳入厂里的质量体系中?市场部经理说不清楚。审核员问是否与运输公司签订了托付承运产品的全同与向运输公司提出有关的质量要求。回答说:我们的要求他们也很清楚,每次送完货按吨公里算钱就可以了,不需要签任何合同。
答:不符合4.1 总要求 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
20. 最后,审核员在管理者代表陪同下到品质部进行审核。审核员先向品质部经理了解品质部的职责。经理告知,品质部主要从事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组织内审,每两次审核的间隔期不超过12个月,审核员询问了最后一次的内审是什么时候进行?经理告知是95年的内审报告。审核员问有无内审的日程计划?经理回答有,同时又出示了95.1.5工厂的检字9501号之发出的审核计划,计划规定了审核的日程,审核组的成员。审核员问这些审核员是否经过培训?经理讲他们是我们厂自己培训的,老师就由我担任,我是参加国家注册审核员的培训并已考试合格。审核员抽查了两名内审员的培训记录,又问这些内审员是否被任命或聘请了,经理讲,厂检字9501号文是由厂长签发的,文中已指定了审核成员。我们就不再任命或聘请了。审核员还抽查了内审品质部的记录。其中编号NO031的一个,严重不合格报告规定纠正措施期限已2个月。应于95.2.10纠正。已由设计部派内审员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
答:不符合8.2.2 内部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