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理论知识 >> 中医内科 >> 文章内容

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内科学》知识点:痰饮的辨证论治

中华考试网   2017-10-10   【

  【痰饮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标本的主次:阳虚阴盛,本虚标实

  2、辨病邪的兼夹。

  二.治疗原则:温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同时还需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治法。水饮壅盛者,应祛饮以治标;阳微气衰者,宜温阳以治本;在表者当温散发汗;在里者,当温阳利水;正虚者补之;邪实者攻之;邪实正虚者,消补兼施;饮热相杂者,又当温清并用。

  三、痰饮的证治分类:

  痰饮

  1、脾阳虚弱证——主症: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振水声,脘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渐瘦;舌苔白滑,脉弦细弱而滑。

  病机:脾阳虚弱,饮停于胃,清阳不升 治法:温脾化饮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2、饮留胃肠证——主症: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兼症:腹满,便秘,口舌干燥 舌脉: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病机:水饮壅结,留于胃肠,郁久化热 治法:攻下逐饮

  代表方: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

  悬饮

  1、饮犯胸肺证——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痰少,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病机:邪犯胸肺,枢机不利,肺失宣降 治法:和解宣利

  代表方:柴枳半夏汤加减(柴枳半夏蒌黄芩,桔梗青皮草杏仁)

  2、饮停胸胁证——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得一侧,病侧肋间胀痛,甚则可见病侧胸廓隆起,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

  病机:饮停胸胁,脉络受阻,肺气郁滞 治法:泻肺祛饮

  代表方:椒目瓜蒌汤+十枣汤或控涎丹加减

  3、络气不和证——胸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雨更甚,可见病侧胸廓变形,舌苔薄,舌暗,脉弦

  病机:饮邪久郁,气机不利,络脉痹阻 治法:理气和络

  代表方: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证——咳呛时作,咳吐少量粘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饮阻气郁,化热伤阴,阴虚肺燥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泻白散加减

  溢饮

  表寒里饮证——身体沉重而疼痛,甚则肢体浮肿,恶寒,无汗,或有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苔白,脉弦紧

  病机:肺脾失调,寒水内留,泛溢肢体 治法:发表化饮

  代表方:小青龙汤加减

  支饮

  1、寒饮伏肺证——咳逆喘满不能卧,痰吐白沫量多,经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面浮跗肿,或平素伏而不作,遇寒即发,发则寒热,背痛,腰痛,目泣自出,身体振振瞤动,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病机:寒饮伏肺,遇寒引动,肺失宣降 治法:宣肺化饮

  代表方:小青龙汤加减

  2、脾肾阳虚证——喘促动则为甚,心悸,气短,咳而气怯,痰多,食少,胸闷,怯寒肢冷,神疲,少腹拘急不仁,脐下动悸,小便不利,足跗浮肿,吐涎沫,头目昏眩,舌胖大淡,苔白润或腻,脉沉细滑

  病机:支饮日久,脾肾阳虚,饮凌心肺 治法:温脾补肾,以化水饮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加减

纠错评论责编:liumin2017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7年环球网校临床/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课程报名
    ¥7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医学实践技能精讲班
    ¥3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VIP通关班
    ¥8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套餐班招生[送内部资料]
    ¥4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培训单科精讲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