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证的不同 2、辨脏腑病变之异 3、辨证候之寒热虚实
二、★治疗原则:对血证得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
1、治火:火热熏灼,损伤脉络,是血证最常见的病机,应根据证候虚实的不同,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并应结合受病脏腑的不同,分别选用适当的方药。
2、治气:气为血帅,气能统血,血与气休戚相关,故《医贯·血症论》说:“血随乎气,治血必先理气。”对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
3、治血:《血证论·吐血》说:“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要达到治血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根据各种证候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其中包括适当地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
三、证治分类:
1、鼻衄
证型 |
热邪犯肺证 |
胃热炽盛证 |
肝火上炎证 |
气血亏虚证 |
主症+兼症 |
鼻燥衄血,口干咽燥+身热、咳嗽痰少 |
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 |
鼻衄+头痛,目眩,耳鸣,烦燥易怒,两目红赤,口苦 |
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 |
舌脉 |
舌质红,苔薄,脉数 |
舌红,苔黄,脉数 |
舌红,脉弦数 |
舌质淡,脉细无力 |
病机 |
燥热伤肺,血热妄行,上溢清窍 |
胃火上炎,迫血亡行 |
火热上炎,迫血亡行,上溢清窍 |
气虚不摄,血溢清窍,血去气伤,气血两亏 |
治法 |
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
补气摄血 |
代表方 |
桑菊饮 |
玉女煎 |
龙胆泻肝汤 |
归脾汤 |
2、齿衄
证型 |
胃火炽盛证 |
阴虚火旺证 |
主症+兼症 |
齿衄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 |
齿衄,血色淡红,起病较缓+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齿摇不坚 |
舌脉 |
舌红,苔黄,脉洪数 |
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
病机 |
胃火内炽,循经上犯,灼伤血络 |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络损血溢 |
治法 |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
代表方 |
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
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
3、咳血
证型 |
燥热伤肺证 |
肝火犯肺证 |
阴虚肺热证 |
主症+兼症 |
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 |
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 |
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 |
舌脉 |
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
舌质红,脉细数 |
病机 |
燥热伤肺,肺失清肃,肺络受损 |
木火刑金,肺失清肃,肺络受损 |
虚火灼肺,肺失清肃,肺络受损 |
治法 |
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
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
代表方 |
桑杏汤 |
泻白散合黛蛤散 |
百合固金汤 |
4、吐血
缪希雍的治吐血三要法是谓: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证型 |
胃热壅盛证 |
肝火犯胃证 |
气虚血溢证 |
主症+兼症 |
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口臭,便秘,大便色黑 |
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 |
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 |
舌脉 |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
舌质红降,脉弦数 |
舌质淡,脉细弱 |
病机 |
胃热内郁,热伤胃络 |
肝火横逆,损伤胃络 |
中气亏虚,统血无权,血液外溢 |
治法 |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
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
健脾益气摄血 |
代表方 |
泻心汤+十灰散 |
龙胆泻肝汤 |
归脾汤 |
5、便血
证型 |
肠道湿热证 |
气虚不摄证 |
脾胃虚寒证 |
主症+兼症 |
便血色红粘稠+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 |
便血色红或紫黯+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 |
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 |
舌脉 |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
舌质淡,脉细。 |
舌质淡,脉细 |
病机 |
湿热蕴结,脉络受损,血溢肠道 |
中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胃肠 |
中焦虚寒,统血无力,血溢胃肠 |
治法 |
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
益气摄血 |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
代表方 |
地榆散+槐角丸 |
归脾汤 |
黄土汤 |
6、尿血
证型 |
下焦湿热证 |
肾虚火旺证 |
脾不统血证 |
肾气不固证 |
主症+兼症 |
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 |
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 |
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 |
久病尿血,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腹脊酸痛 |
舌脉 |
舌质红,脉数 |
舌质红,脉细数 |
舌质淡,脉细弱 |
舌质淡,脉沉弱 |
病机 |
热伤阴络,血渗膀胱 |
虚火内炽,灼伤脉络 |
中气亏虚,统血无力,血渗膀胱 |
肾虚不固,血失藏摄 |
治法 |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
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
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
代表方 |
小蓟饮子 |
知柏地黄丸 |
归脾汤 |
无比山药丸 |
(无比山药膝,六味去丹皮,五味赤石脂,杜菟苁巴戟)
7、紫斑
证型 |
血热妄行证 |
阴盛火旺证 |
气不摄血证 |
主症+兼症 |
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发热,口渴,便秘 |
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 |
反复发生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 |
舌脉 |
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
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
舌质淡,脉细弱 |
病机 |
热壅经络,迫血妄行,血溢肌腠 |
虚火内炽,灼伤脉络,血溢肌腠 |
中气亏虚,统摄无力,血溢肌腠 |
治法 |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
补气摄血 |
代表方 |
十灰散 |
茜根散 |
归脾汤 |
(茜根散:茜根侧叶草,阿胶地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