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
【概述】
一、概念: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
二、沿革:
(一).病名分类
1.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水”,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
风水:水肿病的一种。多由风邪侵袭,肺失宣降,通调失司,水气不行而潴留体内所致,水肿以头面为著。
石水:水肿病的一种,由下焦阴寒水气凝聚所致,表现为少腹肿大且坚如石,腹满不喘。
涌水:水自下而上如泉之涌也,由肺移寒于肾,肾气不化所致。
2.《金匮要略》对水肿称为“水气”,《金匮要略》立有“水气病脉证并治”专篇。
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等五种类型。
皮水:由于脾虚湿盛.水溢皮肤,虽无表证但脉亦浮,其水气在表。
正水:水肿的一种,多由脾肾阳虚,水停于里、上迫于肺所致。症见全身水肿,腹满,喘急等。
黄汗: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由风、水、湿、热交蒸溢渗所致。
3.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
阴水:水肿之属虚属寒者,水肿多从下肢起,兼见肢冷神疲,小便清涩,大便溏薄,脉来沉迟,舌质淡胖等。
阳水:水肿之属实属热者,头面先肿,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腹胀满,苔腻脉数等。
(二)病机治法
1.《内经》认为其发病与肺、脾、肾有关。并提出基本治疗原则。 “平治与权衡,去苑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
2.《金匮要略》提出发汗、利尿两大原则。“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3.《备急千金要方》中首次提出了水肿必须忌盐。并指出水肿有五不治:
4.《仁斋直指方》又创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血水肿。
5.明代李梃《医学入门·水肿》又提出疮毒致水肿的病因学说。
三、讨论范围:包括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功能性水肿,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肿等,本篇论及的水肿主要以肾性水肿为主。
【病因病机】▲
1、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
2、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
3、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4、水肿的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并可相互转换或夹杂。
5、水肿转归,阳水易消,阴水难治
阳水易消:①阳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病位在肺脾,病程短,属表、属实。②若能及时正确治疗,可向愈,若失治误治可转为阴水。
阴水难治:①阴水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病位在脾肾。发病缓慢,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②若水邪壅盛或阴水日久,脾肾衰微,水气上犯则可出现水邪凌心犯肺之重证。③若病变后期,肾阳衰败,气化不行,浊毒内闭,是由水肿发展为关格。若肺失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致膀胱气化无权,可见小便点滴或闭塞不通,则是水肿转为癃闭。若阳损及阴,造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则可转变为眩晕。
【诊查要点】
一、★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2、临床表现: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3相关病史: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二、病证鉴别
1、▲水肿与臌胀的鉴别:
①共同点:二病后期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
②不同点:主症特点:臌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以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晄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
病机特点:臌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2、阳水和阴水的鉴别:
|
病因 |
病理性质 |
临床特点 |
阳水 |
风邪、疮毒、水湿 |
发病较急,一般病程较短,属表、属实 |
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 |
阴水 |
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 |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 |
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 |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水肿病证首先须辨阳水、阴水。 2、辩病变之脏腑3、辩清本虚标实之主次。
二、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
1、阳水应以祛邪为主:发汗、利水或攻遂,同时配合清热化湿,健脾理气等法;
2、阴水当扶正祛邪:以扶正为主,温肾健脾,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
3、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须视证的性质、轻重、转变趋势而灵活应用,不可固执一法。
★水肿在临证时如何运用攻逐一法?
攻下逐水法是治疗阳水的一种方法,即《内经》“去菀陈莝”之意。只宜用于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尚旺,用发汗、利水法无效,而确有当下之脉证者,症见全身高度浮肿,气喘,心悸,腹水,小便不利,脉沉而有力者。使用该法,宜抓住时机,以逐水为急,使水邪从大小便而去(可用十枣汤治疗),但应中病即止,水肿衰其大半即应停药,以免过用伤正。俟水退后,即行调补脾胃,以善其后。病至后期,脾肾两亏而水肿甚者,若强攻之,水稍退可暂安一时,但攻逐之药多易伤正,究属病根未除,待水邪复来,势更凶猛,病情反重,故逐水峻药应慎用。
三、分证论治:
(一)阳水
|
风水相搏证 |
湿毒侵淫证 |
水湿浸渍证 |
湿热壅盛证 |
主症 |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按之水肿凹陷易恢复 |
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身发疮痍,甚者溃烂 |
全身水肿,身体困重,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 |
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 |
兼症 |
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伴咽喉红肿疼痛,或兼恶寒,咳喘 |
小便不利,恶风发热 |
胸闷,纳呆,泛恶 |
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 |
舌脉 |
舌质红,脉浮滑数;舌苔薄白,脉浮滑或紧,亦可见沉脉 |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
苔白腻,脉沉缓 |
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
病机 |
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 |
疮毒内归脾肺,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
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 |
湿热内盛,三焦壅滞,气滞水停 |
治法 |
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
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
分利湿热 |
代表方 |
越婢加术汤加减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
五皮饮合胃苓汤 |
疏凿饮子 |
(二)阴水
|
脾阳虚衰证 |
肾阳衰微证 |
瘀水互结证 |
主症 |
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易起 |
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 |
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以下肢为主 |
兼症 |
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 |
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滞或觥白,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 |
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 |
舌脉 |
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
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
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
病机 |
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 |
脾肾阳虚,水寒内聚 |
血水瘀塞经脉,三焦气化不利 |
治法 |
健脾温阳利水 |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
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
代表方 |
实脾饮 |
济生肾气丸+真武汤 |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