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
1各家学说:
A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并认为“哮喘专主于痰”;同时指出“未发以扶正为主,既发以攻邪为急”的治疗原则。
B明。虞抟《医学正传》明确区分哮与喘,“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C《景岳全书》曰:“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
D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把哮病病因概括为“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
2病证特点: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
3病因病机:痰伏于肺因外感、饮食、情志、虚劳引发—痰气搏结气道肺失宣降。
4病位:在肺与脾肾有关。
5病证鉴别:
A哮病与喘证—哮指声响言,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B哮病与支饮—支饮系咳嗽经久不愈逐渐加重而成,病时轻时重。哮病间歇发作,哮吼声重。
C哮病与肺胀—是否有发作性。(肺胀是多种肺系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肺脾肾受累,痰浊、水饮、瘀血互结。)
6辨证要点:辨虚实。
7病证治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8病证分治:
发作期:
A冷哮—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天冷或受寒易发,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冷哮实证者—紫金丹,上实下虚者—苏子降气汤。)
B热哮—喉中痰鸣如吼,好发于夏季,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C寒包热哮—喉中哮鸣,咯痰不爽色黄而黏烦躁,恶寒发热身痛,苔白腻罩黄脉弦紧—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D风痰哮—喉中痰鸣如哨笛或拽锯,发前有鼻涕咽痒等,苔厚浊脉滑实—涤痰利窍降气平喘—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喘急者—吞皂荚丸必要时暂用—控涎丹,痰涎涌盛者—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意识朦胧者—合涤痰汤。)
E虚哮—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舌淡脉沉细或细数—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缓解期:
A肺虚—玉屏风散。或六君子汤。
B脾虚—六君子汤(阳虚者—理中丸,气陷者—补中益气汤。肺脾气虚者—六君子汤。)
C肺肾两虚—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肾不纳气者—参蛤散,肾阳虚者—金匮肾气丸,肾阴虚者—七味都气丸,阴虚痰盛者—金水六君煎。
D喘脱—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9预防调护:
1避免冷空气刺激2避免海膻发物3避免烟尘异味4避免不良情绪5避免过度劳累6忌肥甘油腻、辛辣甘甜7平时常服玉屏风散、肾气丸提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