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和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此次课标修订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各学科均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相关内容。
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语文课标最突出,相关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部分。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单是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就从原来的14篇增加到了72篇。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概括了新版语文课标的三个特点: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全了,分量更多了,要求更高了。
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了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
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省特级教师傅岩认为,这一变化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今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认同,因为包括国际理解教育在内,都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必须打好根基。二是遵循语文的学习规律,诵读经典很有必要,对高中生的未来成长大有裨益——有些经典篇目这个年纪的学生可能暂时无法完全理解,但现在先记熟,以后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会有自己的感悟,甚至成为人生成长的力量。
“从14篇到72篇,背诵推荐篇目的增加,确实会给高中生带来一定压力,不过无论从语文学习还是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学生的收获肯定大于付出。”傅老师说。
此外,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数学等课标都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如美术课标增设“中国书画”,内容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等经典作品欣赏及传统画论,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方面,语文、历史、思想政治、音乐等课标都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对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要求做了强化。
如语文课标,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做到了“两个结合”。一是全面加强与专题学习相结合,设立专门的“革命传统作品”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二是广泛阅读与深入精读相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广泛阅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阐发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与杂文,以及关于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演讲、述评等,课内外读物推荐篇目涉及毛泽东诗词,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一批作家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让学生充分体会崇高的革命情怀。
再如,历史课标明确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增设“老兵的故事”主题活动,让学生感悟在历史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所思所为,体会革命军人崇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