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化学 >> 化学模拟题 >> 四川化学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四川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题及答案30_第4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6年1月5日 ]

  17.(2015•莆田)自然界中无时不在进行着C02、H20、02的循环,使地球充满勃勃生机.

  (1)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 元素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大气中的C02含量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排放人空气中的CO2过多,可能会加剧 温室效应 .

  (3)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 水分子的间隔增大 .

  (4)写出一个消耗02产生C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 CO2 .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其中淀粉属于 糖类 (填一种营养素的名称).

  (6)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如图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B (填宇母).

  考点: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危害来分析;

  (3)水变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是因为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粒的角度看是水分子的间隔增大了;

  (4)根据反应的要求来分析;

  (5)根据常见的糖类物质来分析;

  (6)根据常见标志的意义来分析.

  解答: 解:(1)根据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其中都含有氧元素;故 填:元素;

  (2)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故填:温室效应;

  (3)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水变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是因为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粒的角度看是水分子的间隔增大了;故填:物理变化;水分子的间隔增大;

  (4)反应物有氧气,生成物有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很多,如木炭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填:C+O2 CO2;(答案合理即可)

  (5)淀粉属于一种糖类物质;故填:糖类;

  (6)A.是塑料制品循环使用标志;B.是节水标志;C.是禁止烟火标志;D.是腐蚀品标志.故填:B.

  点评: 本题考查的化学知识点比较多,但是均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18.(2015•鄂州)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试管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标号);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择的装置是 AD (填标号).

  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根据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解答;

  (2)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回答;

  (3)根据制取氨气的药品状态和氨气的性质选择.

  解答: 解:(1)仪器①是试管,故填:试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B;

  (3)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时需要加热,实验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装置;

  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

  故填:AD

  点评: 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

  19.(2015•益阳)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请回答:

  (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B ;

  A.①与③B.①与④C.②与③D.②与④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3)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的小 .

  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装置③是向下排空气法,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①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④来收集二氧化碳.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③是向下排空气法,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的小

  故答案为:(1)B(;(2)CaCO3+2HCl═CaCl2+H2O+CO2↑;(3)密度比空气的小.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015•娄底)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锥形瓶 .

  (2)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 BD (填字母).加试剂前,要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 红 色.

  (3)用B装置能否制取氧气? 能 (填“能”或“不能”).

  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仪器a是锥形瓶.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D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

  加试剂前,要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3)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实验室中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也属于固液常温型,用B装置能制取氧气.

  故答案为:(1)锥形瓶;(2)BD;气密性;红;(3)能.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首页 1 2 3 4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