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化学 >> 化学模拟题 >> 四川化学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四川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题及答案20_第3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12月20日 ]

  17 .(2015•南宁)化学活动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立刻燃烧起来.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产物只有两种,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 氧气 ,反应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 钠元素和氢元素 .

  (3)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2O2+2H2O=4NaOH+O2↑ .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推断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此解答.

  解答: 解:(1)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是氧气,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提供热量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故填:氧气,放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过氧化钠和水中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生成了氧气,故另一种物质中一定含有钠元素和氢元素,故填:钠元素和氢元素.

  (3)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填:2Na2O2+2H2O=4NaOH+O2↑.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以及常见的物质间的反应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8.(2015•北京)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 .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配平即可;

  (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3)实验过程①②分析,注意变量的控制.

  解答: 解:(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立即改通O2,a中由于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无明显现象,b中由于红磷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燃烧.

  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3)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故答案为:(1)4P+5O2 2P2O5

  (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的设计过程.掌握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要会根据物质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去分析具体的实验现象.特别注意物质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9.(2015•临沂)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没有与氧气接触 .

  (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通入氧气 .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根据已有的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据此解答.

  解答: 解:(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填: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故填:没有与氧气接触;

  (3)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需要通入氧气,故填:通入氧气;

  (4)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实验进行.

  20.(2015•重庆)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

  (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 导热 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 CuO (填化学式).

  (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A (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磷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铜具有导热性,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据此解答.

  解答: 解:(1)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4P+5O2 2P2O5;

  (2)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传递热量,铜片表面变黑是因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故填:导热,CuO;

  (3)在此实验中,水不是反应物,故填: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测定,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首页 1 2 3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