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3~18题。(13分)
文章为思想而写
梁衡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就像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他时候留下的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或一篇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最高指示办,报上文章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有艺术之美外,大都是因为它道德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 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 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 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可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消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述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选自《光明日报》1999年7月23日,有删节)
13.文章的题目就是作者行文的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对这一观点进行阐释。(2分)
14.结合上下文,第二段加线句的“种籽”指 ,“枝干花叶”指 。(2分)
15.参照第二段开头有关散文美的三个层次,文中方格内应填写的词语依次是: 、 和 。(3分)
16.请写出第三段加线句中的“这”所指代的内容。(2分)
1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二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B.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C.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D.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为文意图。
18.阅读选文后,结合作文实际,简要谈谈你悟到了什么。(2分)
13.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发掘出新的思想并进行交流。
14.文章的思想 文章的文采
15.描写 意境 哲理
16.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消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
17.B
18.例:虽然我们现在不是作家、思想家,但写作文时也要力求立意新、有创意。
沈阳市
①古今中外,对水的比拟甚多。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最高尚的品德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可谓把对水的比拟推向某种极致。近读有关新解“上善若水”的文字,感念世事人生,不觉便生出感慨:以水为镜,可映鉴人生,人生如水,方潇洒一世。
②平和心态静如水。唐代诗人刘禹锡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心虽不如水,但不等于不可以达致。水从高处来,只向低处流,乃至归入大海,贵在平静低调。人生如是,遇事当有平常心:知足者常乐——在名利问题上,没有奢望,就没有失望,更不会绝望;能忍者常安——除非大是大非,少争我高你低.忍耐、忍让一下也就海阔天空、心平气和了;老实者常在——不做亏心事,当个老实人,行得端、立得稳,有时眼前可
能吃点亏,但最终不吃亏。
③正直为人明如水。水无颜色,晶莹剔透,清澈见底。为人处事若透明如水,则一生光明磊落。东汉名臣杨震在任时,旧部王密夜晚怀揣十金拜见,并称:“暮夜无知者。”杨震严辞拒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四知”足见杨震磊落的胸襟!
④轻看名利淡如水。人生于世,若能学水的清澈本性和“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则不仅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要达到如此境界,最需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须知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淡泊名利,不为名利而争,人生必甚畅意。这正如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虽身处闹市,耳畔却无车马之喧,超然物我之外,可谓人生一种境界。
⑤笑对坎坷韧如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坚定者是水;“抽刀断水水更流”,坚韧者是水。人生道路犹如九曲黄河,曲折坎坷不平坦。“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面对坎坷,需有胸襟,更需坚定、坚韧。无论自然界的灾害,还是生活上的挫折,当淡泊从容,沉着应对,宠辱不惊。若此,则“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⑥人生,当如水之静,如水之明,如水之善,如水之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2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5.选文第②、第④两段位置可否互换?为什么?(3分)
26.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7.选文第④段加点词“如此”指代什么?(3分)
28.批注,是一种最常用的读书方法,是给文章加上批语和注释,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语言等方面写下阅读心得和评语。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给选文第⑤段作批注,写在下面的空白处。(3分)
24.以水为镜,可映鉴人生,人生如水,方潇洒一世。
25.不能,因为“平和的心态”是“轻看名利”的前提。
26.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具体生动地论证了为人要正直的观点。
27.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
28.提示:内容可批注具体启示:写法可答论证方法及作用;语言可从修辞、句式等角度回答。例:多处引用诗句,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笑对坎坷韧如水”的观点。
四川省达州
心中有景
南山下有一座庙,庙里有一株古榕树。
一天清晨,小和尚起来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望树兴叹。
忧至极处,便丢下扫把奔至师父的堂前,叩门求见。
师父闻声开门,见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询问:“徒儿,大清早为何事如此忧愁?”
小和尚满腹疑惑的说:“师父,你日夜劝导我们要勤于修身悟道,可是,即使我学得再好,人难免有死亡的一天。到那时候,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正如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一样,被一堆黄土所掩埋吗?”
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说:“徒儿,不必为此忧虑。其实,秋天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
“我怎么没看见呢?”
“那是因为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见花开。”
面对落叶凋零而去憧憬含苞待放,这需要一颗不朽的春心,一颗乐观的心。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在你不备的时候打击你,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而整日忧心忡忡,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不仅可以化解烦恼与不幸,而且每天都会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让自己的生命鲜活起来。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13、小和尚见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愁容满面”,他为什么“忧愁”?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答:
14、老和尚为什么没有小和尚的“忧愁”?他是怎样面对生活、对待人生的?(4分)
答:
15、“秋天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老和尚这番含有哲理的话,不由得使我们想起近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赞美“落花精神”的两句诗:“
, (2分)
16、结合全文,仔细体会划线句子的意思,说说“鲜活”一词的具体含义。(2分)
17、读了此文,你认为“心中有景”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对你有何启迪?(4分)
13、小和尚有树叶凋零想到人难免一死,对生命存在的意义产生了疑惑,故而“忧愁”。14、因为老和尚有一颗“不朽的春心”,他从秋叶凋零、冬枝残落“看”到了春花开放、夏叶生长,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他没有小和尚的“忧愁”;他是以一种乐观而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对待人生的。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6、“鲜活”指富有生机与活力,即让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更有价值。17“心中有景”指以乐观而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对待人生的,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围绕“启迪”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