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思路:实行新经济政策;(1分)模式:斯大林模式。(1分)
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分)
(2)法令:《国家工业复兴法》;(1分)目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或缓和经济危机,恢复发展经济);(1分)特点:进入新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1分)
(3)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转折原因: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或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
(4)共同作用: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启示: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国家政策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给1分,其它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是指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其内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苏联僵化的“模式”是指斯大林模式,其实质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二中的法令对工业进行了种种规定,体现国家对工业的干预,由此可见,它出自罗斯福新政期间颁布的《国家工业复兴法》;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或缓和经济危机,恢复发展经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呈现的特点是进入新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
(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三中的时间是1978年12月18日,这一天召开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说这次会议使“中国实现了伟大是历史性转折”是因为这次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或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列宁的思路”、罗斯福新政及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会议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它们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国家政策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给1分,其它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