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中国近代被称之为状元实业家的是张謇,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人们生活习俗、习惯的变化都因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受辛亥革命的影响。题干中所描述的服装是孙中山的经常穿的,故被定为中山装。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3.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社会的变化。同学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分析理解文字的意思: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国从松油片、独轮车、自标枪开始使用电灯、坐飞机、用机关枪。反映中国社会的进步,进入近代社会。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4.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从图表可以看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量快速增长。说明中国的面粉产量增加,中国工业有快速发展。是从1914年开始。学生可以分析出是1914年发生的事情促进了中国面粉的发展。因为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5.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关史实。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从行业上来看,主要集中在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从地区之间的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江海大城市较发达,内地薄弱;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史实,解题时注意“不可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B内容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文化生活的变化
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謇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抓住题干图片中的信息,依据“清末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是张謇,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清代状元,实业家,立宪派著名人物。他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
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实业救国。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著名的实业家,人称“南张北周”。《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口号“实业救国”,并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弃政从商,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他所倡导的“实业救国”口号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流行的两大思潮。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9.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给出的时间是1876年,因此,家住上海的李先生看的报纸应是申报,因为申报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10.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张謇指出“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意思是说外国人富民强国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发达,因此张謇这段话反映了他提倡实业救国。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