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运动有利于动物觅食、避敌、夺取栖息地和繁殖,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23.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 “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
A.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24,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A.羊群跟随头羊行动
B,大雁迁徙时排成整齐的雁阵
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
D.一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
25.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在所有细胞内都是成对存在的
B.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C.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包含一个基因
D,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26.袁隆平院士培育出水稻的优良品种——杂交水稻,这里的优良是指
A.基因的优良 B,染色体的优良 C.性状的优良 D.细胞核的优良
27.若基因A和a分别控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组成均为Aa的亲本
杂交,产生的子代性状表现应有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28.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变异的是
A,黑猫和白狗的体色有差异
B.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
C.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其形态结构明显不同
D.母兔生出一窝小兔,毛色各不相同
29.对下列性状产生原因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
B.细菌抗药性的变异,是因青霉素的大量使用而产生的[来源:学科网ZXXK]
C.非洲人的黑色皮肤,是被赤道附近的强烈日光晒成的
D.雷鸟的保护色,是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经过天敌的选择形成的
30.为了探究有关食品腐败的问题,李敏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牛奶,
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杀灭原有的细菌
B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
C甲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牛奶中有无细菌
D.乙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实验的变量是瓶口是否敞开
二、简答题:
31. .(7分)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感知生物学现象,理解生物学知识。
(1)通过调查和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可以感知生物的基本特征。
草丛下的鼠妇受到惊吓常缩成一个“小球’体现了生物 的特征; 一棵
石榴树上石榴的颜色、大小、形态都有差别,体现了生物
的特征。
(2)通过养殖和观察黄粉虫,可以感知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刚来家时的黄粉虫像面条似的在盒子里蠕动。几天后,它们就陆续变成了蛹,这些
蛹跟‘懒羊羊’一样就知道睡觉。又过了10天左右,它们变成了黑色长有翅膀的甲
虫。”上述源源同学的观察日记中,所记录黄粉虫发育的时期包括 。
(3)通过观察稀释的红墨水在植物体不同器官里运输的路径,可以感知输导组织在植物
体内的分布。
将冬青的枝条、白色的百合花、长有幼嫩豆荚的枝
条插到滴有红墨水的水中,过一[来源:Zxxk.Com]
段时间,发现冬青枝条的木质部和叶脉变红了,百合花和豆荚也变红了。通过以上
实验现象可以感知,植物体内分布着输导组织的器官有 。
(4)通过管理农作物,可以感知环境条件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鑫鑫同学将洋葱栽种在不透水的泡沫箱里,洋葱发芽后每天都为其浇水。几天后葱叶萎蔫了,这是因为浇水过多直接影响了洋葱根部细胞的 。
(5)通过观察植物器官不同部位的细胞,可以感知不同组织的特点。
明明同学用西红柿果实的不同部位制成临时装片,下图是他在显
微镜下观察到的两
个物像。图一和图二所示是否属于同一种组织? 。请说明理由。
32.(7分)生态系统中
,生物与环境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下面以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润,为多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有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赤松林,还有栎树、刺槐等1170多种植物,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茂密的植被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昆嵛山因而被誉为“天然氧吧”,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2)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野生动植物多达2330多种,这些生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右图为昆嵛山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生物通过
关系和竞争关系相互影响与依存。比如,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赤松但 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赤松林所受的危害。
(3)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与依存的原因。生物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使得生物必须依靠环境生存,从而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该食物网中,能利用非生物环境中的简单物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生物有 :食物网中的其它生物都通过食物链获得物质和能量,比如,鹰获得物质和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 :生物制造或获得的有机物最终都要被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其途径一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二是通过 (答一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分解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