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五代、辽、宋、夏、金等政权
五代 |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 ||||
名称 |
民族 |
和战 |
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都城 |
北宋 |
汉 |
并立,辽宋澶渊之盟,宋夏议和 |
960年 |
赵匡胤 |
开封 |
辽 |
契丹 |
916年 |
耶律阿保机 |
上京 | |
西夏 |
党项 |
1038年 |
元昊 |
兴庆 | |
金 |
女真族 |
抗金名将岳飞,宋金议和 |
1115年 |
完颜阿骨打 |
会宁 |
南宋 |
汉 |
1127年 |
赵构 |
临安 |
二、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战乱少,南迁的中原人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鼓励扶持经济发展.
1、南方农业的发展表现:水稻是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引进占城稻提高稻米产量。
2、南方手工业发展表现:丝织业、棉纺织业兴旺,杭州、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中心,江南成为制瓷业中心,景德镇后发展为瓷都,造船技术明显提高。
3、南方商业繁荣:商业城市中最大的是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杭州。都有早市、夜市,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瓦子)”“勾栏”;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发行纸币“钱引”“会子”
4、海外贸易:海外贸易活跃,广州、杭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商港,政府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5、经济中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后期,北宋时“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完成于南宋。
三、宋代的社会生活
1、城市的发展:宋代城市打破坊市隔绝,居住区和商业区交错;出现早市、夜市;
2、衣: 两宋初年崇尚俭朴,后期奇装异服不断,穿胡服现象普遍。
食:北方吃粟麦和羊肉、猪肉,南方吃稻米、鱼。最重要的饮料是茶酒。
住:百姓住瓦房,高脚桌椅凳已广泛使用
行:骑马、骑驴,乘轿,坐马车牛车,乘舟船。
市民文化:出现集商业与娱乐于一体的场地——瓦子(瓦市、瓦肆)、勾栏。
3、节日:今天的大多数节日,在宋代都有了,如春节(元旦)、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四、元朝
1、蒙古统一: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国,尊称成吉思汗。
2、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政治中心、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1276年灭南宋,文天祥组织抗元,被俘后就义。
注: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个是清朝。
3、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1)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2)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地区),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表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西南和西部的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
经济:(1)重视农业生产,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设立大司农司。(2)为便于南粮北运,开凿和疏浚元朝大运河,并开辟海运路线
4、元朝的民族融合:回族形成
5、对外交往: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回国后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元朝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是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