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
(思想品德)
一、考试性质
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5月颁布,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2003年5月颁布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本考试大纲为依据,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1.思想性: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宣传和贯彻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反映学科的德育功能。
2.基础性: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性质,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
3.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科学严谨,试题形式有效多样,逻辑严密,表达规范,难易适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人文性: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确定上,努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5.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全面考查,注意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综合性和教育性,引导学校加强教学、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
四、考试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七、八、九年级部分内容,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五、内容目标
(一)目标要求
思想品德学科考试目标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考查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点,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包括由低到高的八个层次,较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目标要求。具体如下:
(1)记忆:再认或再现教材或时事的相关概念、原理、观点或事实。
(2)理解:从事实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释概念、原理、观点和事实的内涵与外延;辨别不同概念、原理、观点和事实,比较发现其异同;对相关表述或事实进行归纳和概括;用不同的词句或形式转换表述概念、观点或信息;将具体事例与相关知识建立联系。
(3)应用:正确调用某个概念、原理或观点,描述和阐释情境中的现象和事实;判断事物的真伪、善恶、美丑;说明事物存在的依据;提出问题解决的办法。
(4)分析:将一个综合性信息分解成若干要素、部分或层次;把握要素之间、部分之间和层次之间的关系。
(5)综合:掌握学科内容的交叉、渗透和联系,调用多个知识综合阐释和解决问题;将知识或事实的相关要素或局部进行重组,形成一个新的结构。
(6)论证:运用多个知识或从多个层面,通过分析与综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条理地论述、证明事物存在的依据、价值或发展的条件、过程和结果。
(7)评价:对有关认识问题或行为问题进行客观、全面、辩证地价值判断和意义评估,符合逻辑地证明自己判断的依据,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
(8)探究:根据已知的条件推断结果、根据结果推断需要的相关条件、根据已有事实推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状态;在一定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以上目标,应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和初中学生认知水平与特点加以把握。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四个层次:
(1)接受与认同:能够接受和认同思想品德课程及教学过程提出的情感目标要求。
(2)体验与感悟:能够通过生活情景和有关信息,体验良好的情感,感悟知识的作用、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道理,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3)判断与选择: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判断事物的真伪、善恶、美丑,认识事物的价值;能够立足正确的立场,用良好思想情感和正确价值标准指导自己的价值选择,认识和解决问题。
(4)参与与展现:能够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参与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行为和语言将积极情感、正确态度和科学价值观自然展现出来。
以上目标,应根据课程相关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经验加以把握,并在命题中分层渗透。
(二)内容范围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内容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参考本届考生使用的教材版本确定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要求,高一层次的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各层次要求主要通过行为动词来呈现,这些动词指向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其中能力要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内在地包含了知识内容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点击下载完整版:2016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思想品德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