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吉林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20年吉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9)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20年3月3日 ]

  第Ⅰ卷(选择题 共28分)

  一、(共16分,每小题2分,其中第7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撺掇(duo)  屹(yì)立   瞭(liào)望 挑拔(bō)离间

  B.两栖(qī) 蛮横(hénɡ) 连翘(qiáo) 不知所措(cuò)

  C.枯燥(zào) 脑畔(pàn) 迁徙(xǐ) 溯(sù)洄从之

  D.次第(dì) 怅(chànɡ)惘 陨(yǔn)石 消(xiāo)声匿迹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张明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B.明代王叔远雕刻的“核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有着巧夺天工之妙。

  C.春冬交替,夏去秋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D.这场惊心动魄的表演,直到最后一个音符戛然而止,演员的谢幕感言结束,星光大道的现场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演员背后的故事才是演出的灵魂。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国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C.好老师,好课文,好好相辅,语文课很可能成为一个孩子萌生文学初心的沃土,未来作家的始发地。

  D.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农业能否取得更大的丰收,取决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B. 白居易在《食笋》诗中写:“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每日遂加餐,经食不思肉。”

  C.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D.“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育人者要先受教育。

  5. 下面对句子的分析或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是抒情,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B.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分析:“嘲笑”一词是善意的,实际上是小朋友们鼓励我再大胆些,体现了儿童的活泼天真。)

  C.灯笼,在电灯尚未普及和出现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分析:这个句子的问题在于语序不合理,正确的语序应该是“出现和普及”。)

  D.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感动。(分析:这个句子的问题是缺少了某个必要的句子成分,修改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去掉“使”。)

  6.下列语境中说话不得体的一项是( )

  A.老张对同事说:“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B.英国戏剧家萧伯纳被人在大街上骑自行车撞倒,幸无大碍。肇事者扶起他并道歉时,萧伯纳说:“你运气真不好,先生,如果你把我撞死,就可以名扬四海了。”

  C.出校门时你对要求你刷卡的保安说:“我是八年级2班的,天天从校门口经过,你怎么会不认识我呢?快放我出去吧,做人要灵活一点,不要太认死理。”

  D.当卫生委员安排你打扫卫生时,你说:“很抱歉,我刚才去老师办公室交作业,耽误了五分钟,我马上去打扫。”

  7.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曾经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词,共305篇。《诗经》中的诗词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关雎》和《蒹葭》都属于“风”的内容。

  C.《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这部小说化深奥晦涩的哲学为平易有趣。《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在留学英国期间所写,书中隐隐有一个基本理念,那就是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

  D.《回延安》采取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这首政治抒情诗抒发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二、(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恐龙无处不有》选段,完成8~10小题。

  ①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②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③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④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⑤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⑥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8.下列有关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开头的“大约”一词表示推测,因为年代久远,不可能用准确的数字进行描述。

  B.第③段第一句的“携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明恐龙随大陆漂移的现象。

  C.第③段“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一句,“所有的”和“都”意在强调恐龙无一幸免。

  D.第④段“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中的“逐渐”和“慢慢”两词重复,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简洁准确”的特点。

  9.对第②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括号中的文字有补充的作用。通过看地图证明南极洲和非洲的相离,更直观且令人信服,为“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

  B.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相碰撞,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

  C.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时间大约是5000万年前。

  D.“缓慢”不可以删掉,因为它写出了陆地褶皱变形的漫长过程,并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④段划线的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南极生物的命运和其他同类作比较,强调了南极生物的悲惨命运,突出表现了地壳运动给生物带来的巨大影响。

  B.“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南极洲冰雪覆盖的特点。

  C.“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中的“它们”指的是南极洲丰富的化石。

  D.最后一段总结“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对“板块构造”理论的意义,突出了文章主旨。

  三、(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3小题。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选自《核舟记》)

  【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节选自《东安士人之画》)

  【注】①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②物色:察看。③逮:等到,及。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印绝类弥勒 绝:绝妙 B.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同屈,弯曲

  C.一士人善画 善:善于 擅长 D.令怪之,黎明物色 怪:认为……奇怪

  1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珠可历历数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B.左臂挂念珠倚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武陵人捕鱼为业

  D.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欲穷其林

  13.下列对两个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峨冠而多髯”突出了苏东坡的形象和主人地位,紧扣“大苏泛赤壁”的

  主题。而佛印“矫首昂视”的神情,表现出他洒脱不羁的性格特点。

  B.【甲】文细致描绘苏、黄二人的衣着、姿势和语言,表现了二人的友好关系和专心谈论的神情。

  C.【甲】【乙】两文都赞美了古人的高超技艺。但【甲】文属于正面描写,突出雕刻的细腻,情态毕备;【乙】文传神写意,借助猫的错觉从侧面烘托画作的精美。

  D.【甲】文善于将静态的人物动态化,从最细微处落笔,“执”“抚”“指”等几个动词画龙点睛;【乙】文高度评价画作的词语是“逼真”。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